只接受发布货源信息,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免费发布信息
18货源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综合货源资讯 > 运动鞋货源资讯 > 莆田鞋靠谱微商 >  莆田鞋纯元货 “钱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莆田鞋纯元货 “钱是这个社会唯一的度量衡”——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2-05-10 00:23:2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

本厂简介:欢迎实体店铺等渠道拿货,诚招微商代理一件代发!支持货到付款,没有任何购物担忧!专注耐克,新百伦,阿迪达斯,乔丹,AJ,PUMA,UGG雪地靴等品牌运动鞋,休闲鞋,板鞋,篮球鞋,跑步鞋男女鞋批发及零售!请扫码加我微信咨询!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你这糟老头子坏的很”称号获得者之一。他的“消费社会理论”和“后现代性的命运”引发了欧美的轰动。近年来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于20世纪60-80年代提出的“疯魔预言”再次得到印证,今日看来值得反思。《消费社会》是他继《物体系》之后的第二部著作,成书于1970年。在《物体系》讨论了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后,《消费社会》直指“人被由物所构成的消费社会的奴役”。是的,49年后,这种趋势正愈演愈烈。

本篇阅读笔记包括下面的章节:

第一部分: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丰盛/消费的神奇地位/增长的恶性循环

第二部分:消费理论

消费的社会逻辑/一种消费理论/个性化或最小的边缘差异(P.P.D.M)

第一部分: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承接《物体系》的论述,见下面这篇读书笔记)

丰盛:

我们不再受到人的包围,而是被物所包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不断增长的物,形成了丰盛的景象。

超市里堆积的米山,水果店里浮夸的榴莲墙,某宝上拉不到尽头的商品列表。一切都在暗示我们,这是一个丰盛的社会,过剩的社会,无需节制的社会,可以肆意挥霍的社会。节日变得越来越无聊——物质的丰盛,使每天都像过节一样。想过端午节就买一斤粽子,想过中秋节就买几块月饼。

在这样的丰盛中,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无法独善其身的。商家把每天都变成节日,让你名正言顺地每天都可以处于消费的狂欢中。带着狂欢的心情进入消费区域,你将落入商家精心策划的陷阱,这个陷阱名叫“组合”。二十世纪,还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小到杂货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到商业中心里各式各样的店铺,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吃顿饭,看个电影,四处逛逛,完成的是一整套消费组合拳。如今情况则更甚,淘宝一逛就能逛一天,各种优惠券,各种满减,都在引诱你再花多一点钱。在商场或是在淘宝中,都是不分季节,不分社会关系的,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都能在消费中消解。消费,创造了一种365天全天候存续的气氛,创造了属于消费者的永恒春天,一场不可思议的梦幻。丰盛,司空见惯。


消费的神奇地位:

书中举了美拉尼西亚土著人的例子(美拉尼西亚是东南太平洋的一处群岛,主要国家有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东帝汶等)。美拉尼西亚土著人看到白人的飞机从天空中飞过,但是每次都降落在灯火通明的机场,却从未降落在土著人聚居区。土著人便开始模仿起飞机场的样子,画出一块地模仿跑道,又划出一块地模仿停机坪,还把这块地照亮,认为这样就有飞机会降落到它们那里,开始了耐心的等待。结果很明显,飞机仍然不会在他们那儿降落。美拉尼西亚土著只是把飞机的降落当作奇迹来期盼,从而延续自己平庸的日常。

我们的消费行为,与美拉尼西亚土著似乎有些类似。对于土著们来说,飞机是一个图腾,一个先进生活的符号,他们的模仿行为是对图腾及其象征意义的向往。我们的消费行为亦然。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我们可能更注重物品的象征价值了。举几个可能不恰当的例子——买帆布包而不买双肩包可能是因为它是文艺的符号,买耐克而不买361是因为它的品牌,喝茶叶而不是喝可乐是因为其文化意义,等等。通过购买这些符号的边角料,我们好像就过上了自己期望中的生活,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通过消费的方式,我们催眠并麻痹了自己,消解了水深火热的焦虑。

只在乎自身的消解,而不关心物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更加使我们注重象征价值,而忽略了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我们越来越心甘情愿地去购买那些售价比成本远高出十几二十倍的东西,因为这个社会和商家的共谋已经把象征意义推到了难以置信的位置,并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花大价钱满足自己的心。

那么,现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呢?

因为聪明的商家们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背地里彻底割裂。

以前买昂贵的东西时,爸爸妈妈还会问“这东西值这么多钱吗”,现在我们在消费时显然减少了这样的提问,只会埋怨自己买不起,从来不会埋怨商家的成本。爸爸妈妈的意思是,掂量掂量这东西的成本,看看溢价是不是很多。父母这一辈更关心的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是商家们在广告中的引导,却并非如此。广告更多的是感性的催眠,而非理性的劝说。在面对广告时,消费者进入了商家营造的幻境,感受到拥有这件商品的满足感,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有这种满足感,产生购买的欲望。而商家如果渲染这件商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多么真材实料,这无疑是对自己利润空间的打击,对消费者来说,这种理性的劝说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就这样,消费者成功地忽视了生产。商家们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拉下一道铁幕,消费者们就安心地在消费那一边,自我麻痹,沉沦而不能自拔;而自己则完全脱罪,享受着合法的高利润。(广告的问题我们接下来还会说到)

因为如今的丰盛,看起来已经是理所应当。

美拉尼西亚人的海岸线常有白人的货船到来。他们在货船上看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的,像是时空穿越过来的先进物品。这些货品有如从天而降,久而久之,从天而降变得理所当然。

我们一路从苦难中走来,进入了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切实地感受到周围的世界在快速地发生变化,大家好像不知不觉中就变得丰衣足食,不再像从前那样贫穷。一辈又一辈,大家都觉得丰盛会继续延续下去。以前家中的老人还会留下物品作为遗产,现在不会了,除了财产,我们继承了丰盛的自然权利。我们是技术,进步,发展的合法继承人。(“货船的神话”章节 P8)

因为我们成功地从全世界的危险丛林中脱身。

使用符号的做法总是存在着心绪的矛盾,但作用总是牟取。而牟取这个词有双重含义:一是先让符号(力量,现实的东西,幸福等等)出现,然后再攫取;二是先提出来某事,然后再加以否定与击退。上文中提到的广告,就是第一重含义的例子,而大众传媒的另一面,就在兑现第二重含义。

我们常常在社交媒体或其它媒介中,看到世界上的各种危险。隔着屏幕的硝烟与血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庆幸自己不在灾难的漩涡之中。

灾难存在吗?存在。

灾难和我们有关吗?没有。

我们便可以这样在符号的掩护下并在否定真相的情况下生活着,享受奇迹般的安全。我们消费着身边的宁静。我们欢庆这太平盛世,我们欢庆灾难与我们无关。

西方人在清教的影响下,享乐具有道德负担。东方人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亦是,认为勤俭节约是美德。而这些关于危险的报道,为我们的消费找了个好借口,卸下了心理包袱。世界已经如此艰难,为什么不消费一下来安慰自己啊?

至此,不知不觉间,阻碍我们消费的心理负担已被逐一击破。除了“没有钱”这个理由,我们已很难抵抗消费的诱惑了。


增长的恶性循环:

然而仅仅是个人的消费是远远不够的,第三者(尤其是行政部门)为个体利益所承担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以维系整个消费系统处于正常的轨道。

消费被以数据计算,而数据是具有欺骗性的。CPI也好,GDP也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如果数据是衰退的,那将使人们陷入恐慌。为了维持数据的增长,更多的生产必须被更多的消费。但是这里的数据是不分“好”还是“坏”的。交通事故中,保险费用,维修费用,人员医疗费用,竟然全部代表着增长。烟草的销售数据和肺癌的治疗费用,也都代表着增长。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增长逻辑,使得人们每天都在为增长疲于奔命。

很显然,社会要发展,数据要增长,人们的生活节奏就需要不断加快,以完成消费社会的诉求。劳动力在不断流动,职业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理性的数据能反映增长,但是反映不出人们心理感性的变化。实际对于每个企业,每个人来说,数据增长都是甩不掉的压力。企业需要业绩不断增长,个人需要财富不断增长,社会就变成了为了增长而弱肉强食的角斗场。企业能够完全的控制个人吗?个人能够完全的相信企业吗?企业和个人,能够一直受到政策的庇护吗?明天能过得比今天好吗?在这种进程中,大家普遍是茫然且身不由己的。前面的人通过消费向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迈进,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是增长的,从而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在走向富足,总有人会掉下队来,那么社会再分配要给予救济,以维持他们的最低生活水平,把他们拉回消费的轨道,维持他们的消费输出,让生产得到消化,让社会的数据继续增长,看起来大家都是丰盛的。

但是我们真的处在一个丰盛的社会吗?并不是。社会的丰盛是通过浪费表现出来的。好像“比正常所需多一点点”,才能显示出与他人的差别,才能显示出地位,获得心灵的满足。这个“多一点点”,是要靠别人相对的“缺一点点”来体现的,这是个人的丰盛,也是他人的稀缺。每个人都想比别人“多一点点”,但是每个人的经济实力是不同的。这样只能在个人不断加速争取财富的同时,不断向下比较,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财富阶级。最后,底层的财富阶级被社会救助,继续留在这个消费社会的循环里。加速是有限度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大部分人的工作节奏不断被加快,由“朝九晚五”变得习惯于“996”,由全职工作变成“斜杠青年”,“兼职多面手”。

知乎关于“搞副业”的讨论热度近千万
豆瓣关于“斜杠青年”的热度上千万

这种制度起初还能够通过个人奋斗和社会再分配来弥补,当大部分人的增长速度到达瓶颈的时候,生存条件被挤压到极限且无法通过体制解决的时候,矛盾将被激化。消费社会增长的恶性循环,即在于此。在这个体系之中,逃不出最终增长停滞的结局,社会的增长信仰体系即会崩溃。


第二部分:消费理论

消费的社会逻辑:

我们身处的消费社会,是平等的吗?

我们先来看西方社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讨论问题首先要定义问题。什么是平等?每个人能得到自身的幸福,这就是平等了吧!那什么是幸福呢?每个人的定义都不相同。辽北著名狠人,水库浪子范德彪曾言:“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但我们往深层次考虑,这种幸福没法衡量啊!同样是吃肉包子,我拿着吃挺幸福,隔壁吃烤鸭的可能会觉得我生活清贫。这种无法被整个世界大部分人所憧憬的幸福感,是不足以称为幸福的。消费社会需要一个个大众都承认的符号,由一个大众都承认的标准,来体现与他人的差异性,从而判定“你”是否“幸福”。这才是消费社会所承认的“幸福”,因为有了这种幸福,你才能心甘情愿地为它消费,以达成人们眼中的“幸福”。建构在这种幸福之上,才能谈平等。

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原则上主张人人平等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实现。你会发现,民主原则由真实的平等(如能力,责任,社会机遇,幸福等)转变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标志面前的平等。简而言之,现今我们讨论平等,好像更多的在关心物质面前的平等地位。这种社会的奇妙诱导把“平等”这个词简单化,而且貌似合理化了。谁不承认这一点呢?在一块牛排面前,谁都是平等地享受这块牛排的美味。面对物质的使用价值,我们是平等的。但是面对交换价值,可并不是人人平等的,而且被分化。同样一瓶农夫山泉,超市卖两块,山顶上商店卖十块,交换价值是不一样的。但是同样在山顶上,面对这瓶农夫山泉时,我们都要花十块购买,这貌似也是平等的。

与此同时,消费社会通常还会有一个补偿,即通过增加财富总量,使得所有人福利的一般水平是平等的,从而消除社会矛盾。比如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养老保险的机制面前,没有谁有特权,我们就觉得大家平等。比如我很贫困,别人能买得起iPhoneXS,我手里只有一部诺基亚6800。但是社会财富在发展,当高阶层的财富证明被淘汰的时候,我也能买一个回来。iPhoneXS上市,我终于能买得起降价的二手iPhone4了。虽然相对于别人的iphoneXS,我这个iPhone4显然不行,但是相对于我以前的诺基亚6800,这可是强多了。这是绝对意义上的财富增加,显然是对我的鼓舞,因为我能够用得起昔日财富地位的象征了,所以我心安理得地认为,在物品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进而认定,消费社会是平等的。

好像可以欢呼雀跃了,假如消费社会一直维持着增长,那我们的生活将不断向前迈进啊!这可真是太好了!但是我们如果就这样简单地认定消费社会是平等的,那将显得太过草率,最起码鲍德里亚不是这么看的。在上面的逻辑下实际隐藏着一种系统性的不平等。没错,在整个社会都在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的财富确实都有所增长,但是速度,却是不一样;风险的抵抗能力,更是不同。我有1万,你有1000万,我们的投资回报率都是1%,我赚回来1000元,你赚回来10万块,虽然我们都在增长,但这一样吗?如果我们亏了,都损失1%,那我们剩下的钱,数量级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我们看到,消费社会所带来的,是社会阶层固化。社会的总体财富增长虽然让人们向前进,但并不能使穷人变为富人,相反,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还会更大。因此鲍德里亚说:“增长既没有使我们远离丰盛,也没有使我们接近它”,“增长的社会,来源于能够相互维系物质丰盛和福利神话的平等民主原则与维系特权和统治秩序的根本必要性之间的一种妥协”。富人依靠消费来维系着特权,国家依靠建立起的消费秩序,合理正当地维持着统治秩序。消费社会是平等的吗?不是。富人阶层拥有的特权并非我们能购买得到的。比如孩子上好学校的权利,富人可以高价购买当地最好小学的学区房,而普通人则很难实现。

但很少有人愿意“自甘堕落”,人们还是愿意完成阶层跨越,向更高的阶级迈进,排除掉自身努力的因素,消费也是使人向更高阶层跨越的手段。富人们拥有LV,我也买一个,好像通过这次消费,我与富人阶层的距离就变小了一样,但实际是,富人们拥有一衣柜的LV,而我只有这一个真品,和其他的仿制品。一些人拥有奇迹,而其他人拥有的,只是奇迹的碎片而已。消费社会把物品分为三六九等,而消费什么档次的东西,你就是什么档次的人。消费社会的等级次序由此形成。

而这个等级次序,则受到高层消费者的操控。“人们从来不只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当作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或用来加入自己视为理想的团体,或作为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的参照来摆脱本团体”。当高层提出一个新符号时,他是这个符号的尝鲜者,他通过购买这个符号与中底层人民拉开了差距,形成了特权。但是随着大众收入增加,中底层人民也慢慢能买得起这个符号了,这样高层与中底层之间的差距就会缩小。这时高层急需一些新的高级符号来重新与中底层人民拉开差距,他们的新需求,即会被满足,而中底层刚刚满足于旧符号,暂无余力购买新符号,差距又被拉开。中底层于是总滞后于高层,形成时间上的差距与文化上的差距。这种差距,理论上永远不会终结。但物质的增长会走向中断的界限,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这会导致爆炸性的矛盾。

因此,消费社会并不平等。一个依靠“差距感”创造需求,维持增长的社会,怎么会是平等的呢?


一种消费理论:

如今我们的消费行为,都是出于自发吗?有很多不是了,因为我们的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生产者所引导。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在《新工业国》中提出的“生产者主权”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大企业总是不断自行研究、设计、开发新的产品,自行安排生产,自行规定价格,然后通过庞大的广告网、通讯网和推销机构向消费者进行劝说,让消费者按照品种、规格、价格来购买商品,形成了消费者听从生产者的意旨来购买的情况,即“生产者主权”(摘自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item/%E)。

以往,消费的主动权被认为是掌握在消费者手里,去买还是不去买是消费者自己决定的。但是生产者主权中,生产者施展的催眠法术让消费者失去理性,这时消费者的行为已经不受自己控制了,于是有了“剁手”这个词。精明的生产者,有信心生产出产品,然后为这个产品匹配法术,好像有了法术,一切就都在掌控之中一样。当一群以“把东西卖出去”为己任的人,日夜不停地研究如何催眠的时候,消费者们不可能会有抵抗力。只要睁开眼睛,你就有机会看到无处不在的广告;只要打开耳朵,你就会听到躲也躲不开地推销。在这些轰炸下,“买不买”的问题就变成“买哪个”的问题了,判断题成功地被生产者转化为选择题。也就是说,我们原本没有的需求,被活生生的造出来了,而且我们还得掏出钱来为这些被生生造出来的需求买单,这是不是可以说,我们的钱包也被生产者操控了呢?

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庞大的消费系统中。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最大限度地承担着“消费者”,“信贷者”,“劳动者”和“储蓄者”四种角色,这不出意外地把我们的生活推向了压力的缝隙。(P63-P69)

首先,作为消费者,我们被生产者无端造出无数个需求,并为之疯狂买单,造成财富疯狂下降。生产者们不会把你疯狂消费的过错揽到自己头上,他们会对自己创造欲望和需求的行为绝口不提,并告诉你,你通过消费得到了满足,这一切都是你自愿的。可是我们回头想想,我们疯狂购物之后,有没有想过,究竟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买回来从来没用过的?我们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而购买,还是只因为受到了生产者的蛊惑?

消费太多没有现金流了?社会又为你提供信贷业务,抵押固定资产,你就能得到流动资金。此时,你成为了一名“信贷者”。填好个人信息,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把花呗开通。OK,我们又能继续消费了!

额度透支了?这回说什么也没有现金流了吧!没办法,只能更加努力好做了,成为“劳动者”。当你要还的钱比赚的钱还多的时候,你就会为没有班可加而发愁,所以就有了所谓“996福报”论。加班,不是你们求来的福分吗?是我们企业给你们机会加班,你们才有可能去弥补之前欠下的大窟窿啊!还不赶快谢谢我!

好不容易通过加班把窟窿补上了,暂时没有还款的忧虑了,这时又会有人跳出来,告诉你:“年轻人要为自己负责啊!年纪轻轻就负债累累以后可怎么办”?好的,你又成了“储蓄者”,买理财产品,存银行定期。这笔你手中最后的闲钱,又被拿去提供给别的“信贷者”。伟大的你在四个角色下的努力付出,使整个消费社会得以运转。

当你奔波于这四个角色之间,筋疲力竭,想以消费降级抵抗这个社会的漩涡时,你会发现,整个社会的态度已经让你无法抽身。你不消费,周围的人在消费,生产者们会渲染物品的等级制度,物品的贵贱反映了你的消费水平,你的消费水平反映了你的好做能力,而你的好做能力则反映了你的社会地位啊!你甘心做一个社会地位底下的人吗?不甘心?消费吧!去买那些你本来不需要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吧!很好,你的消费降级计划失败了,你再次被拉回了这个体系之中,无法逃脱。在返回的途中,你会发现无数个和你一样的人,被这个循环所裹挟,同时,他们又将你牢牢包围。

“他应该细心地不断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一切消费能力。假如他忘了这样做,就立即会有人好心地提醒他没有权利不幸福。所以不能说他是被动的:这是一种他所表现的、他所应该表现的持续主动性。否则,他就有陷入安于现状并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危险。”——P62原文

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孤立的,他们无法团结起来反抗,但是却陷入同一种悲剧的循环中。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P68,《合作者日报》,1965年


个性化或最小的边缘差异(P.P.D.M):

现在的宣传告诉我们要更有个性,购买能彰显自己个性的物品。购买什么物品,显示怎样的个性,好像约定俗成。大家好像看到一件物品,就知道它背后所代表的意义。物品于是和符号(编码)相关了。

有趣的是,我们所谓的凸显个性,并不是真的世界上仅有我们一个人拥有此种个性的特权,而只是为了远离“大众”,变得“相对小众”。在大工业生产的环境下,真正独一无二的物品是很少的。机器生产产出的多是量产产品。在远离“大众”的过程中,我们与其它同样购买此件产品的人相遇,组成了团体。“正是与另一个团体的差异造成了团体成员们之间的相同”(P76)。与别人寻求差异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同类。

前文已经提到,消费社会构建了一套区分系统。这一系统从来不依靠人们之间的不可逆转的真实差别(如出身,血缘等),它取消了每个人本来的内容,本来的存在,取而代之以可作为区分符号进行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差异模式。它取消了一切原始品质,只将区分模式及其系统生产保留了下来。在这一层面上,差异不再是排他性的:它们不仅在模式组合中合乎逻辑地互为诉求(就像不同颜色互相作用一样),而且在社会学意义上也是如此:这便是锻造了团体整合的差异交换。团体的成员们使自己的爱好社团化,互相交换意见,并且通过持续竞赛来保证团体的内部相对性和自恋式团结。他们通过“竞争”来“促进”团体。

所以你可以看见,当今社会中不同团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有一套规则可循,而且显得相对和平。当代社会政治中,消费系统开始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这种意识形态功能师从消费作为区分价值的普遍编码机制的规定性及我们刚刚确定的交换和沟通的系统功能演绎得来的。

最后,我们用鲍德里亚在书中的原话来总结整个消费社会的核心观点:

“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本位主义的,后工业的)社会系统并未把它们的社会控制,为它们“工作”的政治经济矛盾进行的意识形态调节,建立在那些伟大的平等原则或民主原则之上,它们并非建立在这波到处传扬并在到处发挥作用的一整套文化及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之上,即便这些原则通过学校和社会培训的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这些关于权利,正义等的有意识的平等原则则仍然相对脆弱,且永远不足以实现社会一体化,因为它们太明显地与这个社会的客观现实不符。我们说,在这种意识形态层面上,矛盾总是会重新爆发出来。然而该系统更有效地依靠的,是一种无意识的一体化调节机制。而这与平等相反,明确地把个体包括到差异的体系中去,包括到符号编码中去。文化如此,语言如此,最深刻意义上的‘消费’也如此。政治功效并不在于让原本充满矛盾的地方变得充满平等和平衡,而是让原本有矛盾的地方变得充满差异。社会矛盾的解药,不是平等化,而是区别分化。在编码层次上是不可能有革命的——或者说,革命每天都在发生,那就是‘模式的革命’,它们是非暴力的并且不影响其他”。(P78)
“在这里,传统分析的支持者们又一次错误地诠释了消费的意识形态作用。消费并不是通过把个体们团结到舒适,满足和地位这些核心的周围来抑制社会毒性(这种观点是与需求的幼稚理论相联系的,并且只能回到一种抽象的希望上去,即让人们重归极端贫困状态以迫使他们进行反抗),恰恰相反,消费是用某种编码及某种与此编码相适应的竞争性合作的无意识纪律来驯化人们:这不是通过取消便利,而是相反让人们进入游戏规则。这样消费才能只身替代一切意识形态,并同时只身负担起整个社会的一体化,就像原始社会的等级或宗教礼仪所做到的那样。”(P78)

到这里,我的读书笔记基本就结束了。第三章“大众传媒,性与休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具体的说明了消费社会的运作规律,原理方面前两章已经说明得很完整了,第三章属于向具体化挖掘,看原文即可。

整本书中,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予以深刻的批判,却没有提出什么优化建议。我曾经听过这样的说法,“学者是提出问题的人,而非解决问题的人”。消费社会虽然有值得品味的负面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个阶段,消费作为意识形态出现已是最能够使社会稳定发展,相对公平的方法。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突破消费社会的弊端,走向更好的社会体制,但是至少在今天来看,就像战国时代的人面对资本主义一样,是更高维度的事情(比喻有些夸张)。能够在消费社会走向末路之前,和平的解决掉它的弊端,使社会和平地走向另一条发展轨道的人,一定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人了。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如何从自身做起去适应这样的现实呢?

1.顺应:沉下心来掌握一门知识。被鲍德里亚在本书中反复引用的加尔布雷思,曾经出过一本书,叫做《新工业国》。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权力转移论”。我们在公司治理教材中都学过,西方企业管理曾经经历了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过程。工业革命时期,是资本家控制着企业的一切,1932年时有人调查了美国200家大公司,发现大多数资本家和股东只是拥有公司的所有权,而将控制权(经营权)下放给高管,由高管对他们负责。后来由于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加尔布雷思发现,掌握技术的人在公司中越来越具有话语权。当今中国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创业者本身都是所在领域的技术牛人,他们所具备的技术实力让他们有信心创立一个公司,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以及控制者,从而成为消费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生产者”。知识就是力量,它能够顺应社会的需求,让你成为优势阶级中的一员。

2.改变:改变对一个人的评判标准。我们评判一个人好像最重要的指标都是他拥有的财富,这一指标甚至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因为在这个高度成熟的社会,好像什么都能用钱来表示。时间能用钱买,健康能用钱买,教育能用钱买,安静能用钱买。抽象的还是不抽象的所有事物,都能用钱来衡量。在“钱是唯一度量衡”的前提下,用财富来评判一个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并非在其他标准下闪光的人,都是富有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善良,但是他们不一定都把这些兑现成了钱。那么,在兑现之前,是不是应该有人欣赏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不会因为财富的门槛而被社会挡在门外?我们是不是对一个人,应该有更多元化的评判标准?

3.抵抗:我们的消费需要更理性。消费社会固然无孔不入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但是在被催眠的时候,我们确确实实地要努力抽离出来,在购买之前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件东西,我会以什么样的频率使用它?它对我真的是不可或缺的吗?拥有它真的会给我带来很多快乐吗?想明白这些,再去购买,而不是购买之后,才想起这些问题。


以上就是《消费社会》的读书笔记。

2019.11.11


我的公众号开通了,名字叫“杨寡言”,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读书笔记会放在那里。配套读书视频可以关注B站“杨寡言”。

责任编辑:
© 18货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