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鞋批发如何能使「中国制造」达到「德国制造」的水平?
2、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让用户选择,即现在活着的,就是用户选择的;其实很多德国产品在中国市场卖,但是德系很多没有占据主流。用户并不买账。另外,德系并不是都像大家说的那样,比如曾经的西门子手机。市场是最聪明和明智的。
3、如果中国人都需要德系的品质,不是德系品质不买,中国的产品立即就会变成德系制造水平。什么时候中国用户的需求达到这个?
4、德系品质和德系品牌,是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中国不一定需要刻意制造德国的道路。
德国工业的成就源自于一百多年工业革命的悠久积累与深厚沉淀。
而天朝的差距,我认为,不在于技术投资,不在于创新意识,而恰恰在于对“积累”与“沉淀‘的轻视。
————————————————————————————————
轻松一点,咱们先来讲段子。你是否也听过类似的故事:
1. 大公司的生产线会发生空包装的问题,于是斥巨资请来博士生研究改造。同样的问题,小作坊的农民工用一台电风扇把空包装都吹走了。
2. 美国航天局斥巨资开发能够在太空使用的内压式墨水笔,而苏联宇航员——用铅笔。
咱们最喜欢这类小聪明了,还乐此不疲的传诵。
而每一次传诵的潜台词就是:哈哈你看,高学历有什么用,知识渊博有什么用,还不如我拍拍脑袋抖个机灵来的管用。
连武侠小说也是这样,苦练几十年的人注定只是绿叶,主角只要捡到本秘籍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其实,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自慰:别人付出的努力不值一提,我总能找到不努力也成功的方法。
但很可惜,现实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知道苏联最终仍旧是斥巨资采购了美国的太空笔,如果你愿意思考其中的原因,那么你自然也该知道,每一个乐于“分享”那种故事的人,都是在为自己贴上无知的标签。
——小作坊当然可以用电风扇吹走空包装,但如果你是一万条生产线的大企业,你去装一万个电风扇吗?一万条线的空包装,且不说产能和良品率的问题,光是每天捡盒子就能要你的命。
电风扇的方法不好吗?
对于小作坊来说,你当然可以说这是好方法,至少是暂时的好方法。
但问题是,这个方法具备普遍意义吗?能够适应更庞大、更复杂的环境吗?
这就是问题了。
小聪明、小机灵通常只在小作坊模式下有用,当企业规模扩大了、技术级别提高了,各种问题自然接踵而至,装电风扇这种小伎俩又能够支撑多久呢?苹果这级别的公司是靠小聪明走到今天的吗?
拿小作坊的“权宜之计”,去嘲笑大作坊“严谨踏实”,这就是裹足不前的原因了。
所以中国不缺一夜暴富的土豪,却没有底子够硬的龙头,此绝非偶然。
别人辛苦几十年研究出来的技术和管理模式,这样的积累不是抖个机灵就能一蹴而就的。
除了看到别人的"突破",更请看到别人的"积累"。以现代科学而言,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说的难听点,对投机取巧的追捧,其实就是对不劳而获的幻想。
社会风气如此,只能让人徒呼奈何。
不好意思乱跑火车了。如果能用简单的三个字来回答题主的问题,我会说:正 三 观
———————————————————————————————
吐槽完了,回到正题。长文慎入,容我慢慢道来
现代科技的核心精神,其实不在于梦笔生花式的突破创新,而在于承前启后式的层层递进。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就是三个字:标准化
标准化指的是一种建立共同认可的标准、由此创建沟通渠道、提高沟通效率的过程。比如使用统一的文字,这就是最简单的标准化,从此有了文明有了历史有了人类的一切。。。
说的更简单一点,就是一种让别人能够继承、复制你的工作的表达能力。
由此,后人能够在你已达到的成果上进一步努力,任何发展与进步,必须要能积累下来才有意义。
举个栗子
设你是一个没有语言的猿人,今天你想吃烤野猪了,你有两种选择:
1. 你学一声猪叫,有几个弟兄听懂了,于是你们几个组团去刷野怪
2. 你也可以发明一个系统性的语言,从“我”到“打猎”到“野猪”,然后再花力气推广你的系统,花力气教育你的弟兄,终于有一天你可以用每个人都理解的语言说:“弟兄们,今天吃烤野猪,咱们走起!”
所以哪一个方法更容易?很多人肯定觉得是第一种,我只要叫一声就行了嘛。但是你考虑过复杂情况么?如果今天你要猎sha10头野猪呢?如果你要推大boss猛犸象呢?如果要指挥队友,A中单B补刀?如果有人死活就是听不懂你的猪叫呢,你咬死他?
标准化就是一种远见,一种将个体方案投射到复杂环境、把每一步都为将来铺路的思考方式。
我们当然无法要求所有人都具备这种远见和精神,但正是那些为未来而思考的伟人,才能在文明历程上留下印记。
至于很多人认为的标准化等同于流水线,以为只适用于大批量廉价产品,这是不了解其本质。
再举个栗子,看看中西方的差异
就以做菜为例。让我们比较一下中西方的菜谱,以示公平,咱们都做烤鸡:
即便不懂英文,你也一定看得到差别:右边充满了精确的数字和单位,甚至一只鸡该有多重、能够喂饱几个人都写的清清楚楚。而左边的,不出意外,当然就是各种“少许”、“适量”。
如果你是初学者,请问你会选择哪一边的菜谱?哪一边的更能让人学会、学好?
(美帝1 cup = 8 oz,1 tablespoon = 0.5 oz,都是精确的计量单位)
中国菜的博大精深源于其深厚的底蕴,而正因为标准化的缺失,所以美食的传承变得十分困难,传统美食正在不可逆转的流失。
你是否也抱怨过,口味正宗的XXXX越来越少?就因为没人知道适量到底是多少,大师傅也许能够把握平衡,传到下一代时就没人记得了。
而更讽刺的是,居然一天到晚有人分享:“老外学做中国菜,看到‘盐少许、糖适量’都崩溃了。”
——分享时甚至还充满了自鸣得意之色,简直让人以为天朝美食是靠着“少许”、“适量”来统治世界的。每次看到这种分享我都难过的胃疼。
这种对标准化的轻视——甚至可以归结为对逻辑思考的轻视,正是意识形态上的根本缺陷。
(要扯得更远,甚至可以谈到中医。。。这里且按下不表。)
标准化不代表单纯的精确化,核心意义是降低沟通成本。
中餐食谱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数字,而在于大大提高了学习难度。
如果我太蠢了,就是看不懂“适量”是多少,怎么办?你咬死我?
你让人从模糊中揣摩数字,和让人从数字中自己调节,到底哪一个成本更高?
举个极端例子,有一天人类都死绝了,火星人挖掘出了这两份食谱,西餐的分分秒秒就给你重现出来,而中餐的就只能扔垃圾桶了。然后火星人还会说,西餐真好吃,中餐一坨屎。你心痛不心痛?
相比较,肯德基麦当劳这种垃圾食品,虽然水准不算太高,但品质始终如一。别说经历几十年都不会失传,而且你去街上随便拉一个人都能做出同样水准的食物——别小看了这个能力,人家就是靠这一条横扫全球。反观天朝,连兰州拉面都越做越差,还口口声声的不屑于人家的科学方法。这正是让人痛心疾首之处。
总有冥顽不灵的人要说,每个人口味不同,所以只能写适量...
第一,难道整个西方国家所有人都口味统一一成不变,所以不需要写适量?
第二,中餐是因为“适量”才好吃?你走进一家饭店,难道大师傅一眼看穿你的咸淡口味,再给你做一盘“适量”的菜?
第三,真把几克几克写明白了,你就不能自我调节了?你比我还蠢啊?
要学人辩论,说话前先试着说服自己行吗?
还有人会说,中国菜是艺术,不适合标准化...
首先,你的拉面饺子就是艺术,别人的汉堡披萨就是流水线出来的垃圾。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正是不思进取的遮羞布。
其次,先掌握了标准化的,再融合自己的突破,那才叫艺术。而如果连最基本的标准法都搞不定,那叫“没学会”,说的多好听都没有用。下棋也要学打谱,绘画也要学明暗,如果有人一上来就不肯学基础,那是纯粹的耍流氓。
再次,很多人不仅轻视了标准化的重要性,更轻视了其难度。那些写”少许“、”适量“的人,他们仅仅是不想写数字吗?恐怕他们也写不出来吧。不是我瞎说,同一个菜让他烧两遍,估计咸淡口味都不一样。别说什么”适量“是为了创意发挥了,你创出来了也没用,因为你创完了自己就给忘了。很多不写数字的,不是不想,是不能尔。
回到工业设计领域,我来讲讲什么叫艺术。
艺术就是今天造栋3层楼的房子,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未来30年、可以往上加30层、可以往下加30层、可以你来加也可以别人来加,这就叫艺术。
不是我马后炮,拿中餐当例子时我便预想到了反弹。执意谈中餐,多少有点钓鱼的意思。现在看看下面的回复,啧啧,我还有什么话说。所以我才必须写这文章,不管你听进去多少,我仁至义尽。
楼下正巧有厨师朋友说了,正规厨师培训还是会写数字的。可惜一帮外行孜孜不倦的辩证“适量”的重要性,可见大多数人的意识缺陷。心真累。
如果你以为我在黑中餐,那只能说你没有理解本文的精神。我黑的是对传承的轻视。
漫漫五千年华夏文明,失传了的文化瑰宝还嫌不够多么?
木牛流马你会造么?
高山流水你会弹么?
干将莫邪你会铸么?
奇门遁甲你会摆么?
六脉神剑你会使么?。。。
这些你都不会,no can no BB。所以他们无论有多牛B,又有什么意义呢?就是让你多一个吹牛B的段子?
中医的巅峰是几千年前的华佗,中餐的巅峰是民间某处的不知名小店。
这种迷信于”高手在民间“,”绝技在从前“的想法,说白了,只能证明有些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未开化的阶段。你让这些人去挑战“德国制造”?痴人说梦罢了。
武侠小说总是喜欢说,资质平庸之辈拘泥于招式而不知变通,于是自诩有资质的投机者们便兴高采烈的以为只要会变通就行了。殊不知你连基础都没打牢就胡乱变通,取死之道尔。
这正是当今的大多数中国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而这些人,也正是华夏文明失传的帮凶。
——有不少人问,天朝的标准化教育要怎么解释。
事实上教育行业是必须要标准化的,任何发达国家均是如此。
天朝学生缺乏创造性、独立性等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和行业本身的标准化完全是两回事。你们以为哈佛耶鲁就没有教学大纲吗?
拿教育反驳标准化的人,我只能说你们其实还是没有理解这三个字。
再来更多栗子,看看什么叫战斗力超群
先来个洋气点的栗子,圣经里有一段我特别喜欢:
人类最早是说同一种语言的。有一天大家聚在一起,计划造一座巴别塔(通天塔),以挑战至高的上帝。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旧约11章)
上帝当然不能由着你们这群二货胡来。全知全能的神是怎么应对的呢?放地震、暴风雪、流星雨?当然不会那么低端。
上帝做了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旧约11章)
于是愚蠢的地球人只能各自为战,没过多久就GG了。
再来个本土化的栗子:但凡说到秦始皇的功绩,必会提到“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这也是在执行标准化管理的一个实践。
后人无论怎么黑,这段功绩都是黑不掉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统一了这些标准,华夏才能作为一个整体而做强做大。
这就是标准化思维的战斗力,明白了没?
为什么小聪明不行。小聪明就是你的方法别人用不上、别的场合用不上,所以放到整个文明长河里是没有意义的。
你解决了这个个别问题,很好,我为你的创新精神而喝彩;但是人类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吗?很难说。如果整个民族,解决每一个问题,都只能构成独立事件,无法串联在一起,那无论多聪明都只能是原地踏步。
而指望个体的创新突破能够瞬间打败别人整体的百年传承,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我说得更直接点,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抱有这种幻想便证明了一个人的愚昧与浅薄。
科学技术就是如此,你必须要搭好一个稳固的台阶、才能跨入更高的境界。投机取巧的人宁愿爬树、踩高跷,因为那样成本低、见效快。但是,这些人很快会遭遇瓶颈、并且迟早会掉下来的;而更遗憾的是,无论他们曾经爬的多高,其成果都烟消云散,后人只能重新开始。
只有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积累,人类才能达到前无古人的巅峰,正因为每一个巅峰都成为了后人的起点。
———————————————
地图炮固然令人难过,虽难免错sha,但中靶者想必也不少。
很多朋友也提到了,天朝目前的局面有很多历史因素及客观因素,这些都是事实。只是这些背景分析就不在本文的覆盖面内了,改天再写一篇好了。
当然,工业化积累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也正如众多回复里所说,国内有识之士者也正在缓步前进。所以本回答黑的爽快,却未全盘否定。就当是我为天朝发展推波助澜吧
同时,若您觉得我吐槽的有理,避免日后成为本答案吐槽的对象,那便不枉了我的满纸荒唐言。
最后,感谢所有支持、赞同、反对、批评、对骂、对喷...的朋友。是你们的参与,让本答案持续进化。
更多思考及文字请光临个人同名主站:丙等星
___________
本文已授权vx:丙等星(bingdengxing)转载。
其余转载请联系本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谢谢。
还有什么想聊的,欢迎来找我
丙等星的值乎
五百强与百人小厂都混过的工厂狗 告诉你们事实,“班长,这台箱体这里砸了个坑,”
没事,国内的,能用就行
“班长,这条线断了,返修就拿胶带缠一下,太松了!”
没事,掉不了就行。
“经理,这批外框没做好,卡不住!好几百呢!”
没事,你拿胶带从里面粘住。
哎,你注意一下,这批一定要做好,小日本的,一点问题不能有!
本人工厂狗,不会写,各位自己感悟这个问题是好几年前的了啊。
今天回答还合适么?
题主的问题很大,我只说说汽车行业。
而就汽车行业来看,这个问题得两方面看,一是中国企业产品如何达到德国水平,二是中国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埋单。
先看第一个问题。中国企业产品如何达到德国水平。
在昨天(2015年9月10日)发布的《汽车之家2015年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中,中国汽车品牌观致以159个PPH(百车故障数),战胜了所有在华合资品牌和绝大多数豪华品牌,排名全行业第二,仅次于完全纯进口的传统质量优秀品牌雷克萨斯。
这与德国制造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数据是每个品牌国产和进口产品综合的数据。而汽车之家恰好还同时发布了单独进口产品的质量水平。
我们看到,总体上进口产品的质量要好于同品牌国产水平。
而且有意思的是,从新车质量上看,进口产品排名前四的都是日韩系。
而即便以进口产品独立排序,观致的159个PPH也可以排到第五位,战胜了所有德系品牌进口产品。
当然,进口的德系产品不一定都是德国产的,但也应该八九不离十吧。这一点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如果这个设成立,那么,观致作为一款中国企业在华本土生产的产品,从新车质量这个维度上,已经完全达到或者说超越了德国制造。
换句话说,观致用自己的行动,给中国人的工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如果考虑到汽车产品的各个方面,外观、内饰、用料、做工、动力、油耗、操控、安全、车内空气质量是同级别中综合评价最高的,再加上这次汽车之家对其产品新车质量的肯定,可以说观致代表了目前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的最高水平,而这个水平已经达到或者部分超过德国的平均水平。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技术上达到了,如果商业上不可持续,一样还是死。
有句名言叫,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二分货。
要达到观致这样产品质量,以及其他品质水平,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观致目前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亿元人民币,才做出这样的产品。再加上供应商高大上,销量却很低,观致的成本不可能低。
所以,观致的售价在行业内也是属于较高水平。
对于一个新品牌,较高的售价进一步拉低了销量水平。
至于为什么观致达到了如此优秀的水平,可以参考一年前我写的文章。
【说客】观致的意义:中国企业为什么造不出好车
再看第二个问题,中国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埋单?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来看有相当部分的消费者是不愿意的。
即便观致已经在上述各个方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甚至在新车质量上达到豪华车水平,部分消费者依然不买账,看准了观致是个自主品牌,必须要低价。
这一点,从各个汽车媒体,甚至知乎上,就不难看出。
呵呵
一边是高品质,高成本,一边是消费者要低价,这叫企业如何生存?
换句话说,如果中国的消费者不愿意为中国企业的进步埋单,那么中国企业的进步就是句空话。
当然,我并非指责所有消费者,实际上,按照目前3%的知名度1200台的月销量计算,如观致的知名度能提升至10%(一般的汽车品牌知名度在20-30%,优秀的知名品牌能到40-50%),那么观致的销量就有望提升至4000台,这个水平观致也许就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如果未来知名度达到大多数普通品牌水平,销量就有望上万。
当然,这一切还没有考虑新产品的投放、产品线的拓展。如果一并考虑的话,销量应该会更高。ople/c4026922a5777190ca7225a7593ac598ople/e5fb0aab23f1ebca897594c74d178c79 德国制造,一直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这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被放大的部分,恰恰突出了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出现的问题。问题的发现很容易,但解决却不是一朝一夕得以完成的。德国人的油纸包在微博上都快成了哆啦A梦的四次元口袋,其中有戏谑,有真实,也有夸大。关于两者的差异,有人提到了积淀和底蕴,有人提到了学徒制,这都是德国制造傲世群雄的因素,结合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我也就随便谈谈。
德国制造在中国的几次大规模出现,都有着自己相应的历史背景。从第一次在清末出现到改革开放,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每一次它的国际地位和意义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德国制造第一次在清末出现,是以克虏伯为代表的军工业,当时克虏伯大炮的优异性能在很多历史著作已经有人提过,但事实上,当时的德国制造不过是二流水平而已,而以质量优异而著称的是当时的英国货。而在英国工厂化的冲击下,德国工业遭到了严重的冲击,直到1871年宣布废止学徒工匠制,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贸易保护主义,才开始了德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但是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德国货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短短几年后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德国展台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克虏伯的大炮,甚至到了后来,德国货要在商标上动手脚,装自己是英国货,从而出现了英国的商标法案,以用来打击冒伪劣。而此时,北洋舰队的一众德国船,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人报价低,而西门子承担了国内很多的电报、铁轨制造,还是因为报价低。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直到20世纪初德国恢复了现代的行会制度和学徒制度,同时大量兴办职业技术学校,大量专业的职业工人成为主要劳动力,德国制造才开始有了起色。这段时间,德国工业出口不断扩大,到1913年,德国成为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出口国。而更重要的是,德国人为了在工业制造上压倒英国人,拉上法国人搞了公制度量衡,以其简单,精确的计量方式,伴随着德国制造走向世界。同时,德国工业的标准化管理以初具雏形,1926年在德国成立的“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SA)是目前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前身,在第二年就有了 21 个成员国。同时,德国参考自身国情,毅然放弃了以福特模式为代表的大规模流水线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高科技和质量为目标(日本也有几分相似之处),这使得德国制造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出现了很具特色的产品和企业,如福克的客运飞机,拜耳的阿司匹林,还有高中生都知道的合成氨工艺,都是德国工业的实力象征。到了二战前,德国在航空,化学,电子,精密仪器方面已颇有建树。
二战后德国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大企业被限制和打压,但也造就了德国现代工业了另一个高峰,即中小企业。由于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银行只得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也使得德国出现了很多小而精的小企业,在各自领域都是数得上名头的。从数据上来看,德国小于20人的中小企业,其员工总数占到全国的89.3%,比例和作用之大可见一斑。而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其自身因素和德国的政治,经济政策。
从自身来看,由于中小企业人数少,管理方便而直接,使德国企业的管理经理/工人工程师之比远远低于其他欧美企业,其次,中小企业由于专业细分,使得销售人员占比很少,而大量的工程师担任公司中层,这使得德国的中小企业倾向于通过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来改进自身产品从而化解危机,这使得德国货的质量有了明确保障。其次是国家经济政策,德国战后就确立了外向型经济的方针,使德国当时惨淡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进一步缩小,而掌握核心技术(不是格力)的中小企业生存条件极为优渥。最后是德国的政治政策,从俾斯麦时代起,德国就相信和谐的工人与资本方的关系以及优厚的工人待遇是最有效的防共政策,这使得20世纪60年代几乎摧毁英法的工人大罢工,在德国几乎看不到影子。在加上德国因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留下的大量高素质工人和技术人员,使得德国制造在二战后得以再次腾飞。尽管曾经负责黑豹坦克生产的曼公司只能生产民用产品(它的货车倒是真不赖),但也出现了像博世这样的大企业(德国最大的工业企业,至今仍然是家族式企业)。
说到这里,作为一个药学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句话作为现代GMP制度的一个目的和目标,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食品行业和药品行业。
到此,德国制造已经成了世界领先水平,但同时的美国制造,日本制造,法国制造等等都不是吃醋的,而为何唯独德国制造在中国被额外崇拜,这就要说到德国制造第二次大规模进入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外企进入中国,作为保护主义和政治安全的考虑,外企进入中国并不是赤条条的来,而是以合资企业的方式进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汽车行业,我们就上面提到的几个国家分别看看。
第一个是法国。高卢鸡进入中国市场要远远早于别人,法国标致集团很早就与二汽集团(也就是东风)开始了合作关系,最早提出的合作车型是彼时在欧洲很火,进入中国名为神龙富康的毕加索。但毕加索作为一个两厢车,虽然很适用于欧洲狭窄的街道,但在那个买车不是政府就是富豪,面子第一实用第二的时代,二汽很早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但法国人死活不肯低头,这使得一款在欧洲口碑很好的产品在国内毁誉参半,也导致了后来二汽和标致和合资公司神龙的难产,更是导致二汽在有了本田这张牌之后由于与法国人沟通困难而对神龙的不重视。可以说,法国人由于自己的过分高傲毁掉了在华的一炮走红。
(有人说了早期的合作车型是标致505,这个应该是我记错了,在此做个改正,不过法国人过于高傲死活不改三厢车这倒是一贯的做法)
第二是美国人,来的是Jeep,也就是克莱斯勒,与其合作的是北京汽车,美国人没多想,甩手就把切诺基这样的项目给了中国人,由于当时正值中美蜜月期,技术设备什么的也都给了,万万没想到啊,中国人造不出来,折腾了好久,又经历了中美政治危机,等到形成产能,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比较复杂的是日本人,由于历史问题,日本丰田和本田以及三菱的进入就比较困难,但是彼时日本人对中国还算友好,技术设备甚至于贷款都不吝啬,尽管开头难,但也造就了国内日系车的辉煌。
而德国人则显得很务实,大众先与上汽讨论了很久,确定了帕萨特这一三项车型,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不但给了技术和设备,还派出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并对中国企业的标准进行修改,同时还给予投资,从而诞生了一代神车桑塔纳。
在生产过程当中,德国标准极大的震撼了习惯于在计划经济时代粗制滥造的中国人,区区一个方向盘,中国企业有6个,而德国人有100多个,甫一开始,中国可以自产的只有车轮,天线和收音机,再加上德国人进入中国市场早,迅速确立了德国制造高大上的特征。而同时期对海尔的大力宣传,也使得德国制造声名鹊起(海尔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的标准和生产线,还有张敏瑞怒砸不合格冰箱的故事)。
1984 年,德国退休工程师威尔纳·格里希受聘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格里希按照德国企业管理方法,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把干部从办公室赶到车间,每天亲自带着测量工具巡视督查。在他的严格管理下,该厂产品质量大有起色,铸件废品率由 45%降到 15%。
1988 年格里希访问上海时对时任市长朱镕基说:“我认为生产企业不应有出口标准和国内标准两种质量标准,如果好的出口,坏的卖给国内,产品就会失去信誉,这样的工厂在德国要破产的。”
1985 年 4 月,时任武汉市长吴官正在授予格里希先生荣誉市民大会上表示,衷心感谢“格里希先生把日耳曼民族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到武汉来”。这是中国人首次将德国人的民族性格称作严谨。
但在格里希离任后,武汉柴油机厂很快回到了管理混乱、质量低劣的老路上,于 1998 年破产倒闭。
中国在 1980 年代前期翻译出版了一系列德国资料,1987 年还编写了《格里希在武柴》一书,对中国工业发展与企业制度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至此,德国制造的地位在中国得以确立。
如今再让我们看看德国制造,断轴门,排放门对的德国制造的影响,我觉得要远比兰州的中山铁桥和青岛的油纸包牌下水道的影响更大。我们中国制造走过的路,不就是德国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走过的么。个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崛起,不仅仅在于行业领袖的摇旗呐喊,也在于日后踏上或是已经踏上工作之路的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再从个人经历谈谈制造业的问题吧。
毕业实习时,去了一家位于南京的中华老字号药企(就不点名了),如果知道国内药企的生存状况的人,也一定知道我们高质量制药为主的现状。我实习的这个公司呢,以出口的避孕药为主和一部分片剂(安乃近之类的,都懂),国内也有不少。实习三个月也不长,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GMP管理堪称混乱,说混沌都不为过。有一次对包装进行检漏,得到了不合格的结果,师傅去向领导提交报告,回来后师傅在报告上写下“领导予以放行”,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基层技术人员自己的坚持和无奈吧。(当然也不要太担心,这种予以放行的药,吃了也不会出事,不吃抗几天自己也会好)
我也去过我姐夫单位,兰州xx制品研究所(其实是个药企啦,别被名字唬住了),这个公司从原料到生产到包装,即使不详细了解,你看一看也会让人觉得放心,当然,如果你一辈子都不用他们家的药,恐怕是最幸运的事了。所以作为一个制药人,我把爷爷村里药铺的对联最为理想: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很多人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首先,很多人,包括高票答案,没搞明白德国(日本)制造不仅仅是比中国制造强,而是比美国(英国)制造也强。德国和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少数还以制造业为核心比较优势的国家,其他大部分国家,甚至像意大利,总体上都是服务业存在比较优势。因此想达到德国(日本)制造的水平,不是仅仅靠文化、技术积累就可以达到的。
其次,在任何一个国家,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这些人都是少数,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核心是中高级技术工人,是蓝领阶层,你提本科生的工资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相比于德国(日本)制造,美国、英国制造业疲乏,背后也凸显高技术蓝领短缺的问题,因此媒体才会呼吁让特朗普重视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不是有一样的问题?
再次,国家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也不一定有用。义务教育阶段,都有批量的初中生离校打工,如何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就十分关键。这背后同样反映学生投身职业教育的回报,他能不能好做,能不能就业稳定,这个学上的值不值。不能今天学了一套纺织技术,过两年纺织业衰退了。或者今天学了高端电焊技术,过两年造船业衰退了。
德国一大批技校学生,之所以选择技校,就是因为他们入学的时候,已经知道自己进当地一些百年企业了,因此他们才会认真学。中国别说企业变迁,就是产业变迁都很快,这是因为中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所以说,在如今的中国,你放心让孩子学一门手艺,不怕这行10年后衰退?
这背后就引来德国企业之所以能存活百年,一方面是德国百年来是发达国家,本身处于发展前沿,企业衰退问题不像中国严重。另一方面,你必须思考为什么德国(日本)制造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比较优势。
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德国遗产税鼓励富二代继承、经营家族企业。如果富二代选择经营家族企业10年,就免除遗产税,如果连续7年,则是税率降低到10%(?)。大家想想吧,如果存在遗产税,那么对父母来说,让孩子继承财产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将实业金融化,债(证)券化。这样孩子在交税的时候,才能短期内给出大量的钱。
如果不这样,那么孩子交遗产税,特别是很多国家的遗产税边际税率高于50%,自然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既然父母都将企业变卖,或者债(证)券化了,富二代还搞毛制造业啊,直接搞金融业嘛。如此,家族企业的人际网络、销售信誉等就丢失了,很多企业不就死了。因此遗产税自然会搞垮大量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而德国恰恰相反,德国的税制恰恰让实业相对于金融、收租,存在比较优势,而不是劣势。
最后,德国制造相对于日本制造,还有其独特之处,就是德国经济并没有像日本这样长期停滞。你必须思考,为什么两个国家的制造业都很强,特别是制造业的核心领域——汽车产业,日本还领先德国,但日本反而相对停滞了,这和德国制造高质量的背后有什么关系。想想吧,日本遗产税的边际税率高达70%。日本的金融业还不发达,因此拥有社会财富50%的老年人,不敢投资、消费,他们必须攒钱,到死的时候让自己的孩子有钱交遗产税,所以遗产税加大了日本经济的衰退力度。
说句提外话,遗产税能降低社会不公么?短期当然可以,长期英美就告诉你不行。就像前面说的,遗产税长期会造成国家整体经济偏金融化,而资本可以快速的全球流通,避税途径多,而且各国的税率竞争严重。反而通过遗产税鼓励实业,让制造业成为主体,有利于政府征税,长期有利于财富再分配。
简单地说,中国制造要达到德国制造的水平,很多答主想的太简单,这背后牵扯到比较优势、税制、产业阶段、教育体系等等问题,根本不是仅仅通过技术积累、质量监督、工人待遇、文化理念可以解释的。
超过德国制造的方式不是把德国能做的东西做得比德国好,而是能做很多德国不会做做不了的东西。英国打败清朝可不是因为写出更好的八股文,做出更好的笔墨纸砚。
索尼尼康打败柯达可不是因为做出了更好的胶卷。
超越微软的方法不是开发更好的PC OS,未来打败腾讯的也绝对不会是因为做了个更好的微信QQ。
这个世界是个多目标系统,没必要在别人的强势领域死磕,要去开拓新的领域,成为新领域的强者。
比如,造不好内燃机变速箱,那就发展电动车,就不需要内燃机和变速箱了。
不请自来,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不吐不快!做为一个从事机械设计十多年的老工程师,我觉得有必要说几句。
先说总体形势,从国家层面上看,08年是我国制造业的分水岭。08年以前我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在从事本专业的工作,08年以后就陆续转行了,现在像我一样还在坚守的已经不多了。整个制造业,特别是传统机械类制造企业的现状大多是利润微薄、惨淡经营。已经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原,资金流失,人才流失,而且越演越烈。究其根本是资本的市场运作和政府的政策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种远离制造业的价值导向。到了今天人们已经普遍认为传统制造业是“低端”行业,制造业的工作往往是”钱少事多离家远“,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是迫不得已,没几个人愿意从事制造业。别看我国每年毕业大几百万的理工科大学生,第一梯队985,211的人才大多选择转行,去做软件、去做金融、去做销售……而真正需要理工人才的制造企业里大多只是二本、三本、专科等其它行业挑剩下的人才,然后稍微有点条件的都会努力转管理岗位,逃离技术岗位。
上述的情况还是大中型企业,至于一般民营小企业,连正规全日制大学毕业的技术人员都很少见,很多所谓的”工程师“和”技术员“都是自学成才的野路子。并不是说自学成才就一定不行,但毕竟缺少系统化的培训,基础不牢固,缺少规范化的设计理念和工学思维。大多是临时抱佛脚学了些绘图软件,最后画出来的工程图惨不忍睹,毛病多得挑不过来。标注随心所欲,没有强度计算和尺寸链计算,尺寸公差乱标甚至不标。设计和制造多是凭经验靠感觉。
举个例子,我经常去浙江宁波出差,当地很多民营小厂,有个厂专门做电机减速器做了十多年,在业内小有名气。我拆开他们的齿轮减速器,发现相邻的传动齿轮其齿数都没有互质,问了他们厂最有经验的技术员,他一脸懵逼,经我指出后才恍然大悟。在我看来这是齿轮传动的常识,可是这个自学成才的技术员做了十多年减速器,却始终不知道这个简单的数学原理。去他们的车间参观,更加让人惊叹,全厂工人的平均年龄,逼近五十岁。许多大爷大妈在边聊天边操作,组装减速电机,他们大都是附近的村民。而这家小厂每年生产几百万个减速电机,用在哪里?用在某些品牌的空调、微波炉和洗衣机里。这样的民营小厂绝不是个例,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周边是大量存在的,他们为我国各个产业的主力军做配套,供应各种零部件。因为木桶效应,他们生产出来的半成品实际上决定了各位最终购买的各种生活用品的整体质量和使用体验。
因此,在宏观形势上,随着房地产、金融业和软件行业等高收入行业的兴起,大量资金和人才从制造业逃离。中国制造业就像失血的巨人,现在凭着体量大,惯性大,还在接着跑。资金是所有行业的血液,没有足够的血液,不要说赶上德国,倒下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中国制造业的老大哥东三省就是前车之鉴。如果放任资本自流,连美国都有锈带,中国又如何能独善其身。要想真正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首先要恢复这个行业的供血,然后才能培养造血能力。
上面举的例子,各位也许要问,为什么我国各大品牌的厂家要选择一些不入流的小厂做供应商?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层面,企业层面。在我国,任何一个没有垄断,竞争充分的行业都会很快变成红海,注意,是任何。时间上长则五六年,短则一两年,必成红海。哪个新兴行业利润比较高,大家闻风而动,都来捞一把。像十几年前的彩电冰箱、近几年的LED照明,这两三年的净水器和空气净化器等,都是一窝蜂上。然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价格血拼到成本附近,直到大家都无利可图。于是许多灵活的企业果断放弃这个行业,再转战下一个风口。可谓打一枪就走,像游击队一样。
剩下的企业就是拼命降成本,大厂压小厂,采购的标准就是谁最便宜用谁家的。虽然表面上有质量管理体系,有来料检验,但在利润越来越低的情况上什么也顾不上了,无论多烂的供应商,只要零部件装上去不会马上失效,IQC都百分百特采。而小厂在材料和工艺并没有实质提升的情况下,怎么降成本,当然只有偷工减料了。在我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见识过各种各样偷工减料的手段,各种没有最省只有更省,没有最薄只有更薄,让人触目惊心。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这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方面上,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往往真不如自学成才的工程师。许多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是因为有了先进的功能,更高明的设计制造手段,而仅仅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偷工减料的点子。一个为利润而红眼的领导加上一个无知无畏的技术员,可以创造出让人目瞪口呆的产品,不得不服。
举个例子,大家家里常用的各种热水器,特别是燃气热水器,里面的核心部件换热器。业内人都知道最好的材料是无氧铜,导热好,延展性好,铜含量高达99%以上,然后是紫铜,接下来是各种铜合金。早期的燃气热水器大多是真用紫铜的,后来铜含量就一路下滑,到近几年,什么H68(含铜68%)H62(含铜62%)甚至H59这样的黄铜也敢拿来做换热器。还有一些直接用不锈钢来代替铜材,像大名鼎鼎的爱欧史密斯(其实是洋品牌),把材料上的钱省下来,然后花在营销上。此外还有铜管的厚度越做越薄,为了避免露相,就增加外面铁壳的厚度,甚至直接焊几块废铁在里面做配重。
综上所述,国内从事制造业的资本家因为利润微薄,大多吃相难看。像一群饥饿的鲨鱼,永不停止寻找利润的鲜血,只要闻到一点血腥味就一拥而上,惨烈撕sha,最后大多两败俱伤,质量越做越差,口碑越来越烂,给人留下中国制造质量低劣的深刻印象,衬托了不动如山的外国品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也有好的榜样。像公牛电器,一个宁波下属慈溪市的民营企业,其实在设计水平上和制造工艺上并没有领先同行多少,但就是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不偷工减料,始终保持产品品质,始终从事电器开关行业,打造出公牛的金字招牌。因此,和德国的同行相比,中国的企业家,特别是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普遍缺乏一种企业家精神,那就是坚持和专一。
未完待续……
我们就来来看看中国制造中的瓷器吧!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人的瓷器烧造技术,千年以来就处于世界世界领先地位。
那么中国瓷器是否一直保持领先那?当然不会。在科技革命之后,西方人运用现代工业技术,生产出的瓷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中国的瓷器也落后于西方。
但是,目前中国唯有了一款瓷器,绝对不逊于欧美日的瓷器,那就是——汉光瓷。
我们说工业制造,工艺美术不是说比谁美的,我们要用数据来衡量:
德国最顶尖的瓷器,罗森泰尔。工艺水平没话说,世界造瓷业王牌,他的白度达到:77%。
已经相当牛了!
汉光瓷白度多少那?——88.5%。
再来看透光度,“麦森泰尔”的透光度为50%。汉光瓷比他多6个百分点透光度56%。
在光的照射下美轮美奂。
英国的皇家道尔顿和委基伍德等,尽管掺入大量骨粉以增加其柔润感和透光度,但是与汉光瓷相比,无论观感还是手感,都已经稍逊一筹。
高温、硬质。瓷器品质与烧成温度紧密相关,一般而言烧成温度高,瓷器的硬度和强度也高。此前历史上最高烧成温度为1300℃,汉光瓷烧成温度高达1380℃-1400℃,釉面硬度为7843MPU,光泽度达98.6%。
传统的釉上彩最多可以保持几年、几十年或上百年,而汉光瓷的釉下彩理论上可以保持20万年。汉光瓷高温釉下彩是无铅化环保新工艺,是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瓷器。
从古至今,瓷器变形都是陶瓷制作的难题,几乎所有的瓷器放在玻璃上都是不平的,而汉光瓷以其独创的烧制工艺,却做到了放在玻璃上的无缝接触。
汉光瓷选料之精,不惜工本,一吨甲级高岭土和瓷石只能选出1~2公斤的精料。另一种主要原料石英,千挑万选,近似水晶。因此汉光瓷原材料成本是普通原材料的数百倍。而且汉光瓷的6元配方是史无前例的。目前,国内外其它瓷器采用的均是3元配方。
汉光瓷的现代科技高效除铁法,使汉光瓷料中三氧化二铁含量降至0.1%以下,刷新历史纪录,卓而不群的汉光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透如灯”。
其他参数:
汉光瓷釉面硬度78432mpu,抗冲击强度3.60J/cm,光泽度98.6%,都超过了德国罗森泰尔这个世界上被公认为最前端的瓷器品牌。
汉光瓷的缔造者叫做李游宇。他就是那个上课被学生要求拉胚的教授,如今他已然带着中国陶瓷,重新问鼎世界陶瓷工艺巅峰。
李游宇是湖南人,湖南人常说“不服周”面对工艺被超越,李游宇也就是有种不服周的倔强。
1989年,李游宇被作为交换教授,派到日本大阪艺术大学讲授中国陶瓷。他走遍了日本所有的陶瓷产区。
为了研究日本陶瓷,李游宇遍访日本陶瓷界的权威人物。在拜访日本陶瓷考古泰斗腾岗了一时,李游宇日本礼节给这位前辈行礼,可这位泰斗却面无表情,纹丝未动。然后,他以十分傲慢的口气告诉李游宇:“你讲的中国陶瓷史,最早是我们日本人写的。”
这使李游宇当场感到十分耻辱和震惊。尽管内心十分震撼,但李游宇仍冷静地告诉腾岗了一:“中国陶瓷的研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陶瓷史已经重写,你会看到一本由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陶瓷史。”
拜访日本现代陶瓷的鼻祖山田光时,李游宇遭遇了令他更加尴尬的问题。山田光问李游宇:“你们中国的陶瓷在历史上很辉煌,为什么你们现代陶瓷却越来越不行了呢?”这是个令李游宇窒息的问题。他忍住内心的悲情,坚定地回答:“这里面有很多历史的原因,但是,中国陶瓷文化的传统非常深厚,陶瓷的传统工艺还在,中国的陶瓷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会让中国的陶瓷重新发扬光大。”
一天,一位他在讲述中国陶瓷史课程,被同学们要求当场示范中国式拉坯。
他看到学生们都能拉得很好,怕自己技不如人,所以找各种理由推辞。
可学生们硬是拽着要他拉,他实在推辞不掉,他就给同学们表演手工做茶壶,这是他的强项,总算抵挡过去了。
事后,他对同学们说:“拉坯在中国是工人干的活,教授是不拉坯的。”
此时日本学生们就觉得很奇怪,他们说:在日本,教授拉坯都是一流的!
这件事情,反应了一个问题,中国的大学教授,站在学术巅峰,讲陶瓷工艺,温度,各种参数对比,历史,文化讲得头头是道。
中国大众,玩瓷器收藏的人,更是让瓷器摆满了各大古玩城,都摆在地摊上摆的琳琅满目。
但是在中国,教授“拉坯”的技能,实在是太弱了,教授本身更本不重视工艺的水平。
中国大众有不少,往往还对“拉坯的”不屑一顾。
在日本的这一切,深深地触动了一个中国陶瓷人的心。李游宇开始深度地思考中国陶瓷的振兴之路,他的内心深处像是将要喷发的火山一样在积聚着巨大的能量。
1993年8月,李游宇毅然决然辞去上海大学教授的公职,开始了他振兴中国陶瓷的不懈追求。
李游宇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创立了中国第一家民办的陶瓷研究机构——上海汉光陶瓷研究所,竖起了“汉光”这面重振中国陶瓷的大旗。“汉”指代中国,也指中国瓷器诞生于汉代。“光”指重振辉煌,发扬光大,照耀世界。他决定用自己下半生来实现这个目标。
李游宇分析,中国陶瓷近代的落后是暂时的,世界几大陶瓷巨头如德国的麦森、罗森泰尔,这些世界品牌实际上至今也未能赶上中国历史上陶瓷的工艺。中国的优良制瓷传统还在,论手工技术,中国还是世界第一,落后的只是思想观念以及在落后观念下衍生出来的陶瓷产品。
深度思考之后,李游宇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从根本上超越。他要创造出一种在技术、材质、原料、器形和装饰风格上都有别于史上中国瓷器的精品。他说,那些可以量化的标准,一定要做到史无前例。他的追随者们说,我们都相信他这个人特有的潜质和梦想,他的惊人的艺术创造力,还有他那股湖南人特有的倔犟劲头。
1993年秋天,李游宇在上海城乡结合部的龙华地区(答题人家住城乡结合部上海龙华)一所中学租下一间平房,做了两个烧制陶瓷的窑。他和他的同伴们像一群虔诚的炼丹家,在两个炉子边,开始了无数次的试验。
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李游宇的超越之路只能选择研发这条成本最低的路。但经费对李游宇来说仍然是个难题。在研究所创办前,为了解决经费问题,他默默地为宜兴紫砂厂做了两年顾问,积累了一点经费,但不到一年钱就用完了。此后,李游宇不得不四处奔走,一边给人家做顾问、讲课、做设计等,一边研发汉光瓷。
为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李游宇再度重走各大陶瓷产区,解读历代官窑,遍访民间艺人,挖掘瓷艺精华。
李游宇和他的创作团队以“7501”主席用瓷作为研究超越的蓝本。“7501”被说成不是官窑,胜似官窑,是中国瓷器工艺和技术上的顶级水准。他认为“7501”之所以成功,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打破了历史成规,有独创性,而中国陶瓷的出路就在于超越前人。李游宇从轻工业部陶研所弄来了“7501”的残片和历史资料,进行理化分析,发现“7501”瓷的冷热膨胀系数上有缺陷。李游宇试图从材质、工艺、造型、装饰、设计等各方面超越“7501”。
另一方面,为了超越世界顶级品牌,李游宇跑遍了国外久负盛名的皇家瓷厂和陶瓷产区,潜心研究他们的长处,并把他们的瓷器买回来进行解剖,寻找超越的突破口。
材质是瓷器的根本。为了寻找优质高岭土,他和所有研究人员分散到全国各地去找矿。跑了全国上百个矿区,历经3年终于开发出最优质的原料和独创的6元配方。
1995年,李游宇和同伴们创办了上海汉光陶瓷制造有限公司,并收购了一家乡镇企业废弃的陶瓷厂。这个陶瓷厂位于距上海城区50公里的邬桥镇,这里虽然交通不便,但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安静。汉光瓷的研制就转移到了这个没有任何干扰的地方,拉开了持久战的序幕。
随后,李游宇组建了精英生产制作团队,设计了汉光瓷独特的工艺流程,在各主要工序集中了一批从业10年以上,在同行中最优秀的技术工人,这些人个个身怀绝技,都已成为所从事工种的专家。但为了实现超越,李游宇要求他们在工艺技术上超强化训练,把每一工序单独列为研究课题,探索各种方法,穷尽各工序的终极可能。
李游宇强调:“我的原则就是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为了质量不择手段,采矿、选料、除铁、制泥、拉坯、利坯、成型、彩绘……都用纯手工操作并做到极致,就是不惜工本做到不能再好了为止。”
经过5年艰苦的研制攻关,直至确认各项指标和工艺都领先全世界的陶瓷,李游宇才对外揭开汉光瓷的面纱。在这5年时间里,李游宇没有卖一件瓷器。
1999年3月,苛求每个环节,历经千万次试验,李游宇终于“炼”成了被国内外公认为一举超过历代官窑和世界当今顶级品牌的“汉光瓷”。
至此,大师出山,惊涛拍岸,一步跨越三千年,汉光瓷巧夺天工,横空出世。
真正不愧于时代,巅峰的工艺,是不会各种抢头条蹭热度的!
你见过汉光瓷满世界打广告么?这个名字除了圈内人,重要招待外宾部门,重要外交机关部门之外,几乎很少为大众所知!
李游宇先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才铸就了汉光瓷千锤百炼的工艺,这才是匠人精神!
多年留德华表示,德国制造的水平怕是被吹上去的吧?抓住这个机会来吐个槽。
就从家电方面来说吧,很多人吹上天的Miele又贵又难用好么,它家的破洗衣机还洗坏了我两件很贵的衣服。
我每次回国都要带很多东西来,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在德国找不到类似的替代品。比如今年回国人肉带了个小米台灯,在赫尔辛基转机安检的时候安检小哥还说这个台灯好漂亮。我在德国就没见过可以无极调亮度和色温的LED台灯,德国的台灯别说色温,大多亮度都不能调,LED台灯更是要么打开亮瞎眼要么只能关着。
超市一些德国制造的厨房用具,难看、难用哭,还超级容易坏,而且还不便宜。
西门子很牛逼么?西门子造的ICE,气温超过30度,空调极大可能罢工,火车秒变闷罐车,完全靠天吃饭。前几天ICE不是才火灾了么,告诉你们,ICE发生火灾那个地方完全像中邪了一样,接触网基本每个月都要坏一次,我有一次被困在车上等了两个小时。
暂时想到这些,另外还有很多以后想起来再补充好了。
在十九世纪,不少德国人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复制英国产品,制造二流质量的商品,同时由于德国工人薪酬极低,工作时间长,所以成本低廉,竞争力强势,故可以以倾销的价格流入欧洲国家及其海外市场。“价廉货次”,就是对当时德国不少产品的评价。
例如,英国谢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剪刀和刀具用铸钢打造,经久不坏,被称为最锋利而又经久耐用的刀具,价格不菲,市场声誉极好。与此同时,德国索林根城的刀剪制造商把自己的产品也打上英国“谢菲尔德”或者“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出口国外。然而,他们的制造产品,却是用铸铁打制的,看起来和谢菲尔德的产品相似,可是,无论是锋利还是坚硬的程度都不能与之相比。因此,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用来区分“英国制造”,以此判别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
英阿马岛海战时,英“征服者”号攻击型核潜艇将阿军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送入海底,震惊世界。当时的阿海军也有一艘从德国购买的TR-1700型常规潜艇——“圣克鲁斯”号。作为“德国制造”的代表,209型潜艇的衍生型号,TR-1700型潜艇本应在战争中有亮眼表现。但是,“圣克鲁斯”号虽然幸运女神照应,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海空围堵下毫发无伤,并且数次首先发现敌舰,不过它所发射的德制SST-4型鱼雷不是偏航就是沉入海底,没有一枚命中英舰。一次两次还好说,每次都如此就不能不质疑它的质量问题了。战后SST-4型鱼雷的制造商首先澄清,是阿根廷潜艇兵技术不过关,发射鱼雷时距目标太远,导致潜艇声呐未能锁定目标,从而使鱼雷偏航或沉没。但阿方提供的证据显示,SST-4型鱼雷本身有缺陷,无法维持定深。总之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令人费解的当是鱼雷生产厂家在澄清过后又迅速宣称他们对该型号鱼雷做了数次升级,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说这两件事,其实就是想表明,第一,“德国制造”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我们经历过的他们也经历过;第二,“中国制造”没必要一定要成为“德国制造”,耐住性子沉住气,慢慢积累发展,做好“中国制造”就好了
我在德国北部和东部的几个工业重镇都工作过,哪怕现在在英国也是天天在和德国同事打交道。汽车可以说是德国质量 Deutsche Qualit?t 集中体现的一个领域。这几年体验发现,其实德国制造所谓的秘诀并不复杂。
第一就是”专“,讲究极端的分工
- 在欧洲拉丁语系国家,工科博士头衔一点儿都不高大上,不少人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才继续读博。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德语系国家对博士的魔幻吹捧。学生挤破头去读博士,工程师都以一个Dr. 头衔为荣,而要职业晋升哪怕是朝管理岗位晋升Dr.头衔也是非常重要的隐形指标。公司CEO们不仅要有Dr.,还一定要想方设法挂一个Prof. (教授)头衔。最让人不理解的是有非常多项目经理也都是工科博士出身,不知道德国还需要MBA教育么?
- 工业公司都有明确区分管理类职业发展路线以及技术专家类职业发展路线。不需要做团队管理的 Experte(专家)在收入和级别上也可以和中层管理平级,而且这种对专家的信任有的时候相当极端。曾经和国内主机厂合作过一些新车型开发项目,无论是技术会议还是workshop,德国人都会飞一个十几二十人的专家团队到中国支持,而每个专家因为细分领域过于零碎在会议中所贡献的有效时间甚至要少于1个小时。一次简单的workshop可能就要花掉上百万人民币的差旅费。
- 任何的技术类或者非技术类工作都被无比细分,再按照分工建立专家制度。我们曾经有个汽车上的零部件,其实只有开关两个状态需要调整,让英国人惊呆的是,德国人竟然设立了独立的两个"开"控制专家和"关"控制专家职位。。。
第二个秘诀就是严格遵循标准和流程,在流程上基本没有灵活度可言
汽车行业,德国人在生产和研发上对流程的重视主要是从90年代之后开始的。DIN(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德国标准化学会的一系列标准都是和ISO并行的。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本土企业有实力拒绝“英语”化,因为所有体系和标准都可以用德语建立。
甚至在DIN和ISO还没有完整标准之前,德国行业领头羊也会率先建立自己的标准。大概6,7年前,在电动汽车领域高压安全的设计以及测试量产标准尚未健全的时候,德国几架马车就已经联合推出了几家车企间共享的设计测试规范,尽管这只是一本非公开标准化的小册子而已。
而在标准和流程的实施上德国人基本没有灵活度可言。德国人做的项目也不代表都是高质量的,在汽车行业我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德国人的豆腐渣工程,功能设计得垃圾,项目也不停被延时且问题不断。但是如果你远观整个项目的话,却会发现各类流程和质量控制文档被归类得整整齐齐一样也不少。
德国人对"专"的崇拜以及对"标准和流程"的循规蹈矩直接创造了德国制造。
这么多专家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安心工作在一个个非常细分的小领域,而且还必须遵循标准流程不能走捷径偷懒,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怎么都不会差吧?
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至少在企业初创或者产品初始开发阶段既费时也费钱,难以看到立竿见影的短期绩效。
相反中国制造以前更讲究”万金油“,”一人多用“,“一物多用”还有在标准和流程上“灵活处理”,甚至就是完全没有标准和流程。
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大概率质量难以和德国制造抗衡,但是好处也是极为明显的:低成本,高性价比,短期内既可以看到立竿见影的业绩,只不过底子薄了些罢了。
其实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只不过是适应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产物。中国制造其实比德国制造更适合中国“制造大国”“价廉量大”“弯道超车”这样的标签。
因为在中国和欧洲两地往返,我所能看到的是,至少在汽车行业目前中国制造正在向德国制造转型。
而这种转型正是从上面两个方面发力:越来越认可"技术专才"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越来越重视标准和流程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实现。而且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进程,时机到了转型也就自然而然地展开。至于是否最终能达到“德国制造”同样的水准,我看倒不用在意。
在流程标准上的劣势一样可以从成本和时效上补回来,死板并不一定是好事,也并不一定适合中国文化。
我在家电行业十几年了。朋友问我怎么买家电,我从来都是这么说,无所谓逼格的,可以买国产品牌,比如美的格兰仕格力,质量不会差到哪去;想要逼格的,可以买什么西门子惠而浦,反正他们的货也都是在中国代工的,差别无非是验货标准可能比国产品牌严格一点罢了。
其他行业,比如手机,华为小米OPPO VIVO在国内和海外都已经开始抢三星苹果的市场份额了。
可能有人会吹毛求疵说,都是组装货,芯片还是别人的。
你信不信过段时间中国人把芯片也做出来,做成白菜价的时候,还是会有人说,切,你芯片里面的某个东西还是别人的。
我最近一段时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以前我们总说,中国人能把什么产业都做成中低端,手机这种产品放在其他国家,妥妥的高端产业,但是中国人几年时间就把它做成了红海。
但我现在的态度是这样的:守着某个技术壁垒、不让别人参与、自己赚极其高额的利润,这样的模式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是常态。
反过来说,把一个行业,做成普通利润,不见得一定是sha死这个行业,只能说是让其回归正常的发展路径。独占高额利润是某个公司可以追求的目标,但放在整个行业的视野,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问题不在于中国人把很多行业的利润做低了,而是,原先西方发达国家那种利润率,不是常态。只能说,对于原来的西方国家来说,一个行业,原材料可以低价从亚非拉获得,然后通过亚非拉的低价劳动力组装,自己在市场零售终端卖高价,得到超过理性的品牌溢价,这样的好日子不可能回来了。
因为现在中国已经把这些行业统统拉到了“常识”的水平。什么叫常识呢?如果没有这二三十年中国的制造业,白色家电的那些欧美日本品牌,可能还是可以有很高的利润率,比如生产成本一千人民币,毛利一千人民币;但现在广大的中国制造商揭示了,生产成本一千人民币,毛利两百,其实资本家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只不过他们会哀叹和怀念以前毛利一千人民币的日子。
以前成本一千,毛利一千,他们很快乐;现在成本五百,毛利一百,日子照过,绝对不会因为毛利一百,就没人干这个行业了。这个行业还是会正常运转,只不过再也不可能回到毛利一千的阶段。
鼓吹德国制造有多高大上的,无非是怀念旧日荣光罢了。
的确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差距也存在,问题也多多,但现在真的已经不是“西门子冰箱比美的冰箱好”了。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差距,是在其他方面。
在很多小布尔乔亚眼里,中国制造很尴尬:
价格低,质量低:垃圾!看不上!
价格低,质量高:(1)哼哼,不懂品牌价值,品牌无溢价,看不上!(2)质量高?我不信。
价格高,质量高:(1)比XX(德国或某欧美日品牌)还贵,鬼才去买!(2)质量高?我不信。
价格高,质量低:(嗯,基本上这不可能是中国制造,更可能是某些南欧奢侈品)
因为在许多小布尔乔亚看来,“中国”二字就是原罪。对于这部分人而言,中国制造永远不可能达到德国制造水平。
撇开这部分人不谈,就客观谈谈中国制造vs德国制造吧!
如果我们思考另一个问题:中国人vs德国人呢?
首先,中国14亿人口,德国只有0.8亿人口。从分布的分散度而言,中国人的素质也是分布广泛的,既有素养高的中国人(很可能这部分人甚至超过了德国总人口),也有素养低劣的人(同样很有可能这部分人也超过了德国总人口)。同理,从两国的制造业产值来看,中国制造的体量同样远超德国制造。所以这种品质的分散度也是更广的。
2015年德国工业产值只有中国的21%,这个数字在2018年很可能跌至20%以下。
其次,人的比较是很复杂的,有许多个维度:品德、智力、体能、审美、勤劳等,都可以拿来比较。商品的比较也是类似的,同样也有许多个维度:质量、外观、价格、设计、售后等。
所以,简单的比较,虽然可以“见微知著”,但显然依然不够全面。
或许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前提:以两国制造的平均水准进行对比,且对比的因素仅局限于品质。从这个前提来看,很明显目前中国制造是没有达到德国制造的品质的。
根据这个,可以提出两个子问题:
1,中国能否做出和德国制造类似品质的商品?
2,中国制造何时能赶上现阶段德国制造的平均品质?
一、中国能否做出和德国制造类似品质的商品?
简单地说,应该可以。
换而言之,有的已经做到了;有的还没做到,但理论上可以做到;少数商品目前做不到。
对于日常消费用品,完全可以。
但是,事实却是,目前中国制造的平均品质没有达到德国制造的平均品质。
为什么?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需求。
什么是商品?商品和展品的最大区别在于,商品是以交易为目的,是要考虑客户的需求;展品是以展示为目的,是显示作者的某些方面的意图或能力的。
中国制造的客户是谁?
最主要的还是服务中国消费者,其次才是外贸。中国消费者的概况是什么样的?过去数十年来,总体来看就是对价格更敏感,更容易在品质方面形成较大的妥协。不可否认,中国人均GDP在过去数十年里,是大大低于外国,更是远远低于德国;中国消费者在过去数十年里最迫切的需求,是解决有无的问题,而不是品质高低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在过去数十年里,荷包是很不暖和的。所以,中国制造也高度契合了这一需求。
中国人均GDP长期低于“外国”(区别于“世界”,这里“外国”不含中国)
实际上中国制造的问题也就是最近十年被反复拿出来讨论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变化太快了——从2001年人均1042美元,到2018年(预计)人均9700美元,这是巨大的增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自然就倒逼中国制造开始提升品质。
当然,过去(甚至现在的部分)中国制造的外贸商品,其品质是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出口国的品质标准。而且过去10年中国外贸的增速也是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这也有助于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升。
所以,这就算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二、中国制造何时能赶上现阶段德国制造的平均品质?
当中国消费者的人均消费能力接近德国的时候。
考虑到中国民众较高的储蓄率和较低的负债率,以及(市场及制造业)规模效应带来的相对较低的物价,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是高于人均GDP类似的国家的消费者的。
以购买力衡量的人均产值(PPP)来看,2017年中国和德国的数据(购买力美元)如下:
(数据来源: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英文Wiki百科)
中国:IMF认为是16624,世界银行认为是16807,美国CIA认为是16600.取平均值,就是16677;
德国:IMF认为是50206,世界银行认为是50715,美国CIA认为是50200,取平均值就是50374.
以购买力衡量的德国人均产值正好是中国的3倍。
我们姑且认为中国的这个数字达到德国现在水平的一半的时候(大约2.5万购买力美元),代表中德人均消费水平接近。这考虑到了中国由于较低的负债率,较高的储蓄率,以及较大的市场带来的积极因素。那么这需要多久呢?
从2017年的16677,到2.5万,需要增长50%,而中国近几年的名义GDP增长率(不是每年统计局公布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在7-11%,我们取下线7%,要到50%的目标,就需要大约6年:
(1+7%)^6=1.5007
2017+6=2023,很接近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年份了。
所以答案就已经出来了:2023-2025年,中国制造的平均水平将接近德国制造。再给5年时间,2028-2030年,应该可以达到德国制造的平均水平。
但是,很重要的“但是”:
中国制造即使到了2025年,由于其目标客户群体分布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出口到亚非拉服务于当地的低收入人群,以及国内边远贫穷地区的消费者,也有国内一二三线城市以及中东部购买力已经较大幅度提升的中间群体消费者,所以届时中国制造肯定也有低品质低价格商品,但平均水平已经能够和德国制造相提并论。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我们已经给出了“何时”达到德国制造水平的答案,那么如何“能”达到呢?
答案也很明了,如果你是:
1,生产者,请遵守生产流程,不要缺工少料,不要玩忽职守;
2,管理者,请严格、认真管理,做到公平对待,不要为了私利而放松品质管理;
3,经营者,请顺从市场规则,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和改进商品的设计、质量,努力、大胆尝试高品质商品,哪怕适当提价都可以,不要老是想着做低端劣质产品;
4,消费者,请既不要盲目崇洋媚外,也不要言必“抵制X货”——在可以选择的范围内,尽量支持有品质、有口碑的国货,为这些精品国货支付合理的溢价;如果选择的商品暂时没有可胜任的国货,选择国外品牌并无不可;对于粗制滥造的中国制造里的害群之马,哪怕价格再低,也要坚决拒绝!
最后,说一点感性的东西。答主现在在美国。美国超市里的东西,几乎可以猜得出来其产地。一般来说,
农产品制成品主要是美国制造;
服装一般是墨西哥或者南亚、东南亚制造;
鞋子一半是中国制造,一半是亚洲其它地方制造;
几乎所有小电器都是中国制造;
五金、塑料制品一般也都是中国制造;
玩具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电子产品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
德国制造?超市里很少。所谓的“德国制造”的主战场,面对消费者最常见的可能就是汽车及其零部件了。此外还有仪器仪表、精细化工品、精密加工机械等面向行业和专业用户的。如果你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美国工薪阶层,很可能除了汽车你会碰到德国制造(即使是汽车行业,德系汽车在美国的市占率也很低,常见的也就宝马和奔驰),你的生活中的主要日用品,从文具到玩具,从牙刷到自行车,从烤面包机到微波炉,从电脑到手机,从圣诞节的装饰物到户外工具,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
而且,同样是不锈钢勺子,有4根一捆只要1.5美元的做工略粗、用料略单薄的勺子,也有独立包装的,一个就要5美元的,做工精美、用料扎实的勺子。它们标签上都是made in CHINA.
我是斯洛伐克人,斯洛伐克离德国很近,很多德国工厂在斯洛伐克。所以我了解德国制造,但是我比较客观。
第一,德国制造被中国人太过分神话了,可能我的国家离德国太近所以失去了神话感。在我的国家很多东西但是德国制造,我们也承认德国制造是世界上非常厉害的,但是我们完全不会崇拜或者追求德国制造,也不会把德国制造当做追求目标。在我的国家,德国制造的产品不是都一样的,德国制造卖给德国人是最贵但是最好,然后他们卖给斯洛伐克是价格但是质量一般,为了这个事情,我的国家人抗议很多次。在欧洲国家之间关系有点像中国省的关系,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生产所有东西,所有如果你卖给他们好的东西,他们卖给你差的东西,那么我们也会生气。
对于我们平台人民来说,我们的产品是要生活的,我们的洗衣机,空调,冰箱大部分都是德国制造,我们也不会觉得高档或者高科技,我们第一想法就是德国商人有没有骗我们,有没有质量上差别。我知道德国在中国被很多人崇拜,但是不是德国制造就是100%最好的。
第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就像每个人一样,有自己的特点。我第一次对中国产品改变看法是小米充电器
这是我2015年第一次来中国买的商品。那个时候我被震惊到了。我现在还在用,除了外面脏其他都没问题。我刚刚拿到充电器,非常精致,像是一个金属完全没有处理过的,如果让我猜我可能觉得它要300 或者500,但是实际上她只有100多。以前我会觉得中国制造是便宜,质量差,但是通过那个充电器我完全相信了一个品牌是小米。所以现在我的电脑是小米,手机是小米,
所以我觉得小米和中国制造一样,现在已经让我相信产生信任感。如果我需要一个东西,先看看小米有没有,如果小米有我就买小米。
这样是不是和有一些中国人想法一样?如果要买最好的就买德国制造。
以前我们也最相信德国制造,但是他们在德国和其他国家用不一样的标准的做法伤害了我们。
我觉得小米的品牌和中国制造一样,小米制造我也不了解,但是买了一个充电器以后我相信了小米制造,以后我所有东西都相信小米制造。
德国制造也是一样的,一开始他们做了很多特别好东西,所以德国制造变成一个品牌,所有人相信德国制造,如果中国制造是一个品牌,现在中国制造正在建造中国制造品牌。现在在欧洲已经分开两个很极端的两边人,一边人非常不相信不一样试试看中国制造。一边人觉得中国制造就是最便宜最好的,如果有一个产品,先看看有没有中国制造,没有中国制造再考虑美国日本德国。
你们可能发现了,为什么我问题是制造但是我一直说品牌,因为我现在在浙江大学学习心理学,现在学习到品牌的内容。品牌就是信任,品牌就是服务。
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哪一个比较厉害,我觉得是一样的,因为德国有很多东西中国不能做,中国也有东西德国不能做。
德国制造中国不能制造
中国制造德国不能制造
所以中国制造可能已经和德国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中国制造的品牌还没有完全和德国制造的品牌一样在全世界被承认。
我本来是想客观的写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的情况。我在想不要写的太给中国人拍马屁,因为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还是有差距。但是后来我在找中国制造优点和德国制造的优点时,我发现太难找了。我可以找出10个中国制造很厉害的产品,比如说华为手机,高铁,电脑,电视,宇宙飞船。。。。在我要写德国时,我只能找到汽车。所以我一开始还是比较骄傲,因为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是欧洲工业强大的国家,但是现在和中国已经完全不能对比了。可能是因为我是普通人民,所以很多德国高科技我不知道,但是只是给普通人用的产品,我觉得中国制造已经比德国厉害。
我很高兴可以这个答案有很多人看,所以我再解释一些问题:
我的观点是中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已经都有了自己的优点,就好像斯洛伐克冰球特别厉害,中国乒乓球特别厉害,你们不可以说中国的冰球比不上斯洛伐克就说中国体育没有斯洛伐克好。所以在我心里,中国制造厉害一些,因为我觉得德国制造一个可以用十年的冰箱,比不上中国的小米和华为手机,在这么小的空间可以上网,打电话,玩游戏,拍照片,听音乐,而且每一个方面都很厉害。如果你给一个100年前人看德国冰箱,他可以理解,一个冷冻盒子,但是如果你给他看手机,他会觉得哇,很厉害,宇宙科技!所以我觉得德国只是质量好,没有中国有科技。
第二,非常不好意思,我是女生,学习心理学,所以我不知道很多工业知识,我只知道德国汽车不错,但是我也不知道到底多么好。有朋友告诉我中国高铁是从德国买的,原来是真的。
第三,我们欧洲国家中间关系很复杂,所以我也不会为德国说话,德国抢走我们很多工作机会,欧盟吧我们的GDP分给西班牙和希腊那些懒国家。我们离的太近,所以应该有矛盾。我觉得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欧洲人心中,日本就好像在中国人心中的德国,就是科技很发达,人很严肃,比较酷。但是我知道在中国很多中国人讨厌日本,也有喜欢日本,不仅仅因为战争,有可能距离太近。所以我们对德国的看法一点像你们看日本的看法。
第四,斯洛伐克真的是发达国家,求求你们相信我吧,我没有装逼,我也有时候觉得斯洛伐克和中国相差太大,但是wiki这样写,其他国家人有这样认为。斯洛伐克还是有比较强大的工业能力,因为我们工业条件不错,工资比较低,年轻人教育比较好,所以是欧洲重要的汽车工业国家,斯洛伐克是世界上人均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在意,我们的年轻人又不喜欢制造工业,我们的梦想是去美国当程序员和去中国做贸易。我也不明白你们说的德国发达的机床工业为什么很多人期待?我觉得德国人要小心,因为中国人怎么喜欢工业,那么应该马上会超过吧,现在德国人已经至关心难民了。
我也觉得华为很好,但是太贵了,我买不起!我觉得小米已经不错!如果你有钱,还是买华为吧。然后我告诉你们,因为欧洲人文化不一样,我们不喜欢iphone这样的手机,有一点太装逼了,我们最喜欢的还是华为,我的姐姐和妹妹都用小米。
最后为什么我说这是品牌问题,因为这个和心理学有关系,中国制造现在已经有了很厉害的进步,那为什么全世界人还是觉得德国制造很厉害?因为我们已经把德国制造看成一个品牌。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如果西门子手机和华为手机比你选择哪个?德国人也会选择华为,这样就是华为品牌赢了西门子。中国制造也是这样的,这个不能怪欧洲人,在我小时候,中国的商品还是只有塑料玩具,然后现在突然生产了世界上最好的手机。我觉得很多人一下子肯定不敢接受,所以中国制造只是需要时间。
作为投资人,我们收购过德国公司,亲眼见证了德国公司的内部管理。所谓德国制造的水平是有一些条件的:
1,德国人的思维是建立在周密的计划上,且你不能打破这些计划,一旦这些计划被临时性状况打破,德国人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的能力非常差。举个例子,我们去的那个公司推行同事之间相互一起吃午饭,增进公司了解的文化(其实他不推行,我中饭也没别人可找),所以我刚去就想多约点人吃饭。但德国人礼貌地告诉你,他已经和别人约好了。因为他们都提前两个月,约好了两个月后的某一天中午和谁吃饭,然后发邮件双方确认,在Outlook日历里标出来,提醒自己。这样当然不会乱,你就按这个一天天吃。但新来个人你想约一下就会很困难。同样的思维运用到制造生产中,你可以想见他们会为生产做好多么详细的计划和预测。但前提是,不要有人来打乱我。
2,慢工出细活,思维不同。基于上述的周密计划,德国人要认真地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弄。你还不能催他们。
3,单任务,做到好,少调整。德国人在执行一个任务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同时让他去搞另外一个东西,然后两三个事并行都要他操心。我们和他们的律师过一个合同。我说一个语句的问题,他就在那个问题上打个勾,然后告诉我“Marked”,我心说小问题你倒是改了呀。他不,他要全告诉你Marked,然后拿回家去按他的方式好好看,然后改完,两个工作日以后告诉你(收费不变)。因为他不想一边听你说,一边进行思考改文件,哪怕只是个语法问题。他需要基于1,2所描述的计划和节奏好好地搞一个事。而一个事,我研究如何一次就做到尽可能95分以上。
所以其实我们很难做到德国制造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技术能力的不行,而是我们的思维状态不同。中国人是要求速度和效率的,一个事你很快就干到70那就去做到70先,做好了,不行,我们再改,把70往上改,75能用了,我们就75用;德国人是追求慢慢地按计划专心地把这个事做到95分。这个状态是不同的。而我们的企业在方方面面的指导思维都体现着这种差异,比如我们的预算和计划做得不准,经常变,因为我们知道反正也要变,那一开始就随便做一下差不多得了。但德国人做计划是真准备做了就照这个一丝不苟干下去的。
但说得大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象德国人一样的思维来考虑。因为环境不允许,你的客户不愿等你,你的竞争对手更不愿等你,资本市场不能容忍你……德国制造如果你单纯从技术环节来说,一点也不神奇,你做不到也不是因为技术环节。更多的是在运行方式和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当然,我们不否认在实际的技术上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弥补这样的技术差距并不太难,比如中国公司可以通过收购德国公司,从而快速获得技术。但我们也需要反思,真正的收购以后有多少中国公司能够真正使德国技术融入中国公司?如果别人的生产技术是建立在精密生产管理的基础上,我们的粗放管理如何去管理?或者我们更长远一点想,德国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技术和他后面的科研过程是分不开的,而他的科研过程如果也是以这样的思维主导的话。我们怎么管理?
我们给日本久保田配套收割机总成件,什么件不说了,暴露价格。送去样品,我们按照给国内其他厂家报价15000,小日本说不行,我们重新报价14600,不能再低了。然后小日本说不行,你们这个价格太低了,按照这个价格你们做不出我们要的东西。然后老板碉堡了。。。。最后报价18300。小日本说,ok。然后开始提要求,漆面厚度有要求,铁板平整度有要求,螺丝扭矩有要求,孔除了必要的是长孔,求他都是圆孔,孔工差10丝,我们公司场地有要求,他妈的垃圾桶的摆放都有要求。我们老板说,就尼玛搞个农机具哪这么多屁事,孔放不进去不就是一锤子的事吗,非得放进去正好
更新:有人一直在问我公司的名字是什么,这个真的不能说。
因为我们给西门子贴牌是签了保密协议的,我们不可以满世界说西门子的产品是我们生产的,我们很牛逼你们快来买吧,我们的产品和西门子一样还更便宜。
这个是不可以的,要吃官司的。
当然了西门子的供应商茫茫多,我现在说某公司给西门子提供什么什么是可以的。
在业内大企业中大家也都知道可能某种产品来自哪儿哪儿哪儿,就好比某个我们在欧洲的主要竞争对手,它的所有产品都是台湾某个企业贴牌的,所有。
但是在争夺项目的时候是不可以这么说的,这是规则。
还有人问那你们为啥给人家贴牌?
我们某个微功率段全球前三,不代表我们真的牛逼到能打死所有人。
实话说,在某些应用场合客户不会关心你的功耗,你的电磁干扰,人家不差这点儿电费。或者说你和其他品牌的差距也就一个电感(不恰当的比喻,大概那么个意思)
你功耗做的牛逼,温度范围比人家广,这确实是优点。
打个比方就是,以前的华为麒麟打不过高通骁龙,妨碍到华为卖的比小米贵了吗?
同样是室内工业级的应用,打比方你能做到80度,人家只能做到70度。
但是客户实际的工作环境远低于这个数值,那么你温度可靠性上的优点在客户那里就是没有价值的。
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样规格的产品价格甚至可以达到我们的三倍(某德国品牌)
也没妨碍欧洲人就是乐意买。
价钱不能说明一切,如果要是唯价格论苹果早就死了。
尤其在发达市场,你一个整机好几千好几万,我们这个元器件也就其中的一部分,几块钱而已。
人家差这几块钱的成本?
客户怕的是试错,尤其在轨道交通,电力这方面的应用,出了事情责任是谁的?
你自己知道自己的产品好,在实验室测试的时候人家的机子炸了你的没事儿,这是你自己知道。
你说给客户,客户会听吗?
客户和厂商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是品牌效应的一种。
关系没到,你说这么多没用的。
就好比我们在俄罗斯,俄罗斯客户和我们接触的早,人家用的爽,自然我们的品牌在俄罗斯就好。
但是在欧盟,我们进来的晚,欧洲人本来就高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给欧美企业贴牌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是为了止损。
你不给人家贴牌,人家可以找别人,可能价格稍微贵一点,效率稍微低一点,这都不是事情。
尤其在微功率,百分之一二的效率差,功耗差,实际应用中除了高端仪表这种之外没啥差距。
人家要是用其他企业的产品贴牌,我们连贴牌的钱都赚不到。
目前就职于某电子元器件领域的企业,负责欧洲市场。
我们这个行业吧,应用范围非常广,理论上讲只要能用到电的东西,百分之九十都可以使用我们的产品。
如果往脸上贴金的话,勉强也能称自己为半导体企业,自主的国产芯片我们也能造,性能说得过去,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但是门槛也是有的,和国内同行比是第一。
我们这个行业弱智都能考到70分,稍微用点儿心都能考到80分,咬咬牙努把力可以考到85分,使出吃奶的力气玩儿命干可以考到90分。
经年累月不断投入咬着牙搞研发经历无数次失败烧掉无数的钱,还要有完善的管理结构,大量的研发人员,长时间坚持下来可以考到95分。
能考到98分的,只有欧美台企业,有这样能力的不超过五家。而且这个星球上需要用到98分产品的领域占市场总需求的份额还不到百分之三。只有军工,航空航天,高端仪表,高端医疗设备才用的到这么好的产品,
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本行业中国大陆第一,专利占全中国所有本领域企业的一半以上,按理来说还可以了。
也是个能在某细分领域考到95分的企业。
某微功率产品线不敢说自己是世界第一,世界前三完全有把握。
而我们在英国,美国等欧美市场最大的客户正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那些世界排名前几位的企业,他们的微功率很多都是我们给贴牌的。
从设计到制造完全由我们负责,他们卖的产品和我们自己的一模一样,到头来同样规格的产品,他们比我们贵一大截,卖的还比我们好。
多尴尬啊,我们自己的产品,竞争不过我们自己的产品。
只因为品牌不同。
我们的那些客户,在大功率领域依旧强劲,微功率领域完全依赖我们,没有了自主研发能力,照样过得很滋润。
没办法,人家欧美人就认这个,你欧美的品牌哪怕是规格一样,价钱还更贵,人家客户就是愿意花这个钱。
你跟谁说理去?
我们在美国有一个客户,全公司就十一个人,所有产品都是我们给贴牌,人家只管卖,还特么卖的死贵死贵,那十一个人一年的业绩高达一亿多人民币,这比我们公司整个美洲部门一年的业绩都要多。
人家还没有什么别的成本。
这就是差距,品牌的差距。
公司在德国的子公司去年曾经提交过一份文件到总部。
那些德国人毫不客气的说我们中国的品牌在欧洲就是不行,客户就是觉得你质量差,就是觉得你性能烂。我们的市场萎缩的厉害,而干掉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的产品
没错,我们给贴牌的那些企业在德国大肆收割我们的市场,由于给他们的价格比给渠道和终端的低,同样的市场容量,我们亏了。
这还是我们在德国自家的员工,用词已经很委婉了。
我不说中国制造整体的水平怎么样,但是在我们这个领域的小功率这个范围内。
我们完全不虚欧美企业,甚至可以叫他们喊爸爸。
那有啥用呢?中国品牌除了华为大疆这种少数派,其他的在品牌竞争力上就是不行。
年初统计客户信息的时候,很多客户的官网上都在最醒目的位置写着几个大字
德国制造,英国制造,意大利制造等等。
当时就觉得悲哀,他们只是从中国进口所有的零部件然后自己组装而已,甚至于直接贴牌,在本国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就声称是本国制造了。
很多企业的产品在我们看来又贵又不好用,深圳的那些厂家可以把他们按在地上打。
但是他们就是活得下去,还很滋润。
我们的客户很多都是全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完全依靠我们贴牌。
一个个的过得都挺好。
你说中国制造能不能赶得上德国制造。
我就这么跟你讲,德国第一大这个领域的企业现在小功率都是我们给贴的牌,他自己造不出这么好的产品。
顺便说一句,那家企业的名字叫西门子。
对于我而言,至少在这个项目上中国制造比德国制造来的好。
给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
什么时候中国品牌,能够达到德国品牌的水平?
制造业干了15年以上,工厂去过太多。
这个问题是个命题,不管是德国货,还是日本货,对于质量的评价确实要好于中国货,包括一些美国货,但归根结底,造成这个问题的,不是中国人不懂得怎么去造更好的产品,而是价格原因。
同样的产品,美国人造的卖个10美金,我们中国人造的,只能卖10RMB,不是我们不想卖更贵,而是我们要和美国产品竞争,而且我们又是后来品牌,必须保持产品的低价,才有竞争力,才能抢到市场。
价格和质量并不是天生矛盾,质量做的好,价格并不会贵太多,但是这个质量的定义仅仅是能用而已。相反我们去比较国外的很多产品,我们的标准其实并不停留在能用这个层面上。大部分人评价产品并不仅仅限于产品基本的功能,而是包含了很多自身的期望在里面。
好比一口炒菜锅,我们中国的炒锅好一点的,苏泊尔之类的,500元可以买到了,相比双立人的锅,可能要2000块才能买到。
我们如果不考虑价格,仅仅从产品本身来评价,确实双立人的锅要比国产的好,但是这个“好”的定义是不同的,人们总是期望买到完美的产品,但是相对的,好的产品就有更贵的价格,而且,这个价格的增加是远远超过产品本身价值的增加的,也就是说,超出500元的部分边际收益很低。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目前产品的体验并不是最好,可能比国外的还是有差距,很多时候是因为国际分工和市场造成的,并不是我们不想造的更好。
还是拿锅举例子,双立人的锅底传热均匀,使用很长时间也不容易粘锅,变形等,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为材料的一致性好。打比方锅底的厚底要求是5毫米,但是实际的产品做出来不可能是正好5毫米,可能某些地方厚一些,某些地方薄一些,这个就是通过公差来控制的,为了更好的性能,汉斯们就在图纸上写了这个地方的要求是5+/-0.03mm,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来检查产品,那么就能保证所有的锅底厚度在这个范围内。如果买过来的材料超出这个范围怎么办呢?很简单,退货嘛,换一家供应商,能达到我这个要求的。
如果没人能做到怎么办呢?简单,供应商说我的设备做出来就是0.05mm公差的,你们要求太高做不了,汉斯就说没关系,你把好的挑出来嘛。于是工厂在刚刚做的钢板里面一卷一卷的去量,然后挑了一卷出来说这个行,不过我花了这么长时间去挑,你得赔我人工费,最后的结果就是汉斯买到了高标准的材料,不过相对基本的材料,花了更多的钱。
那么中国同行呢,我们为了保持低廉的价格,所以我们的公差是0.05mm,虽然一致性稍微差一点,但是并不会极大的影响锅本身的基本功能,而且能保持低的价格,于是就有了我们自己的炒锅。
看到这里我想我说的已经很简单直白了,造成目前情况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定位,国际分工的问题,在没有办法活得超额利润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些比较低端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抢到自己的份额。
所谓产品的质量也好,公司的质量标准,从策划到执行,从招聘人员到采购原材料,现场管理,软件硬件的搭配,这些都影响着产品最终的“质量”,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基于产品本身的价格,价值和利润来决定的,一个毛利率只有10%的工厂,绝对不可能花大力气去改善质量,因为光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
本人在一家德国设备制造小公司工作,说到made in Germany总是一言难尽。
首先德国制造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水平,发达国家的工业品制造水平都差不多,只有和made in China相比时才会显得很高大上。
Made in Germany也好Made in Japan也好,一旦不严控产品质量就和质量参差不齐的Made in China产品一样了。本人就在公司选OEM的时候遇到过很多质量不好、价格又高的Made in Germany产品,只不过并没有进入过国内视线而已。
不过可贵的是很多德国公司在设计和生产上都很花时间,很多欧盟标准和德国标准都会满足,这就导致了高度一致,而且质量可靠的产品。本人所在的小公司就花了三四年的时间不断地研发,完善一系列产品,这在人力成本极高的德国是相当大的投入,但德国的小公司并不追求很高的增长率,追求的是让所有员工能够稳定工作,毕竟大多数德国人在一家公司能干几十年,只要公司不倒就不会轻易跳槽。大公司就更不用说了,在质量监管上会花更多钱。
本人虽然没在国内公司工作过,但是本科是在国内上的,从毕业生的角度上德国的工科毕业生水平并不高,所以不存在太大设计水平的差别,甚至在德国人都不爱学工科的现在,德国工程师明显青黄不接。
我想只要中国制造商能够像德国公司一样花费时间精力设计,并且保证生产质量的话,应该会生产质量水平一样的产品,事实上现在很多高端的工业品质量水平很高了,比如我们公司就采购了很多Rigol的测量设备和电源,妥妥的中国制造。
但是这种努力带来的是高成本,这样的成本只有在高附加值的情况下才能够覆盖,而高附加值正是德国制造业所热衷的,一个高端设备可以卖到几十万人民币,那些家电什么的并不是德国企业的大头,只有汽车,电气设备才能真正代表德国制造,每一个产品都能带来高额的利润,才能覆盖研发和保障质量的成本。而在这些领域中国制造的水平也很高了。
真正让中国制造和不靠谱联系在一起的我想还是大量的一般工业品,大量电子产品。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什么的,这些产品对普通老百姓重要的是实用性和价格,毕竟大多数人没有月薪一万,这就不需要花更多钱在质量上,毕竟一个盆才几块钱,用几年就换呗。然而大量的电子产品就不一样了,很多产品都没有做过认证,连国家标准都没法达到就到了用户手里,比如大量三无手机充电器,大量三无数据线这种,那质量没有保障,只能靠运气。甚至还会有生命安全危险,例如设计时没有考虑足够的爬电距离,用着用着就短路烧毁了。根源就是企业主压缩成本,法律监管不够严。
关于食品,德国的食品安全也并不是那么有保障…经常就会遇到超市召回,但好在不会有人为的违法行为,比如掺点儿毒到奶粉里什么的,大多是污染
如果有一天,所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都能达到很高的质量水平,那么那个时候中国应该贫富差距很小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毕竟质量是用钱买的
另外吐槽一下德国制造,德国人在追求质量的同时真的是很墨迹,比如修路。同时德国人在不靠谱的时候也真的是很不靠谱,比如柏林新机场。很难想象德国制造能维持多久光环,也许有一天德国公司也维持不了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了,德国同事就跟我吐槽,在德国买不到什么德国制造的产品(一般工业品),什么都是别的国家的,只有锅碗瓢盆上面还贴着Made in Germany。德国汽车业和电气设备制造业在瑟瑟发抖,研发跟不上,质量差不多,成本还没优势,市场也在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