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鞋子货源为什么现在部分年轻人生育的欲望越来越低?
其实很简单。
我不想让他来到这个残酷的世界。
我不能保证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不敢说他也一定喜欢来到这个世界。
就像如果当初可以选择,我绝对不会让我的父母把我生下来。(当然这句话不可能成立)
上一代人可能不考虑这么多,只想着传宗接代。但到了我这一代,我想的更多的是生活品质。
单纯生谁还不会,但怎么养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有人就说了,你不让他出生,你就是自私。
拜托,他肯本就不存在,我怎么就自私了?
还是说让他生下来受苦受难,生活在这个连我自己都不怎么喜欢的世界,这就是无私了?
我无法给他提供一个好的生活,所以我不想要,这是对他负责,也是对我自己负责,这样对我们都好,就这么简单。
有句话说得好,不负责任的生育,等同于谋sha。在没有能力和信心准备好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别冲动。
之前看过一部叫《资本主义的未来》的纪录片,第3集《巨大贫富差距的结局》中的案例可以从某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当年,一个叫莫里斯·皮尔的富豪提出了一种观点:缩小贫富差距会推动经济发展。
有家叫Gravity Payments的公司实行了类似政策:CEO将自己100万美元年收入下降到不足十分之一,把减下来的钱分给公司员工,将员工最低工资上调到7万美元。
这个政策开始实施时,公司共有员工130余人,部分员工的薪水只有3.5万美元。
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他发现员工在生活上并不能向他想像那样富足(ps:看来老板们都有个“开的薪水完全够员工花”的共识呀)。如员工不需为了省一两毛钱而操心,干活时没有后顾之忧的话,他们会更加专心努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个原因:让公司发展起来。对于自己减少的收入,他认为:“一定会有些牺牲。但一旦我们公司的利润回到220万美金的水平,我的工资就可以涨回去了。这给了整个公司还有我自己很好的动力。”
不出意外,他想要的效果达到了。在这个政策实施的第一年,这家公司的业绩就翻了两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当时采访了这家公司的一位普通员工——24岁的程序员Cody Boorman。
在公司新政策实施之前,Boorman的年薪只有5万美元。工资上涨后,他不但工作意愿大幅度提高,也对公司有了巨大的责任感,主动提出要参与开发让公司很头疼的结算系统,帮公司解决了主动结算问题,这原本是公司很头疼的一块。
公资上涨,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对他的家庭生活也产生了非常正面的影响:他的妻子今年怀孕了。
在这之前,他和妻子一直都想要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条件。自从工资上调到7万美元后,他和老婆终于敢生第一个孩子了。
更有意思的 ,这一年公司共有11名员工家有孩子降生,还有10名员工结婚。而往年,平均不超过一个。
当一对年轻夫妇生活稳定且有保障,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不错的条件时,生孩子自然水到渠成。
否则,即使有那份心没有那份力吧。
我是钱研社张殚,更多高赞回答:
为什么闲鱼上全新的口红都那么便宜?
你见过哪些不起眼但是利润特别大的生意?
如我有500w存进余额宝,那我可以每天坐着等吃吗?
家里条件一般,存款只有 4 万,先买车还是攒着买房子?
如何评价「2019年国人工资报告:工作10年,月薪过万者不足三成」?
如何看待网传京东将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将高达 8% 超过 1.2 万人?
我觉得人活到这个份上,挺没劲的,也挺可怜的。
一年365天都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办公桌抽屉里藏两板5毛钱大青叶以防不测;不敢生病,不敢搬家,不敢辞职,不敢请,不敢旅游,不敢有业余爱好,恩格尔系数跟索马里人差不多,拼了老命争抢几块钱的红包,为9块9包邮的x宝货吵架生气上火.....
平日里人模狗样开口就秀英文Are u kidding me?跟老家父母打电话,就说周围人都听不懂的原汁土话,在手机上晒美食冒充富家子装腔作势,夜深人静时翻旧相册就不知不觉泪流满面;拥有马云巴菲特的大视野,却只有最底层屌丝的生活质量,月薪是小城市的三倍,房价是小城市的十倍。
然后你让我现在生小孩?让我为小孩了的学区房去奋斗?卧槽,好的学区房超过10万/平方米好吗?为小孩的教育奋斗?卧槽,现在竞争都在学龄前了好吗?
讲真,我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好好过过几年好吗?我从出生到现在,90%的时间确实都是为自己奋斗,但是奋完没多久,我都还没有正式享受到奋斗的结果,我自己都还没好好生活,你跑来告诉我,兄弟,别休息了,你得开始为你的小孩开始奋斗了.......
我的天?我真的不能接受,是不是大多数人当韭菜都当太久了,所以想生个继续当韭菜的孩子,去享受马老师的996福报,当社畜燃料么?老太太摔飞了我都不扶,就TM服你!
就知道用996揠苗助长,不给松土施肥,还总灌奋斗逼毒鸡汤,然后还要站在无产阶级崇高的的思想高度,批判不想生小韭菜的韭菜不是好韭菜,我觉得身为韭菜的我,已经严重营养不良了!
我们看看这个循环:一个年轻人一一生小孩--为小孩奋斗--老去--长大的小孩继续为下一代小孩奋斗,如此循环,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放羊娃的故事。你告诉我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在资本面前,这么玩就是一代接一代的韭菜,永远割不到头。
你要真觉得自己牛逼,养个孩子就跟玩一样,那你随便生,你看郭晶晶都生了三胎了,但你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我还是想劝你善良,自己的屌丝苦逼人生就不要让孩子去复制粘贴了!
因为年轻人们开始放飞自我了。
思想上,我们既没有上一代人养儿防老的落后观念,也弱化了替家族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我们从自身感受出发开始反思这个社会的亲子关系,认为生孩子是一件需要谨慎对待的事,不希望孩子的成长环境像曾经的自己一样。
物质上,我们面对着吓人的房价(尤其学区房),高额的养育成本(相比我们小时候)。如果连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都无法提供,又强行生了孩子,那么自己日子不舒坦,孩子也很难健康成长(家长会把期望强加于孩子)。
时间上,国家的发展从过去的日新月异逐渐放缓速度。这个时候,既不像我们父辈那时机会遍地,也不像祖父辈那时人人充满家国情怀。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接受自己的平凡,认为自己并非一定要留下后代。生孩子成为一生中的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在我看来,我并没有优秀到非把基因传下去不可。生孩子这种麻烦事就交给有能力的族人吧,反正都是华夏子孙,你的后代就是我的后代。
别说生育了,我生存欲望都很低了。
如果你把结婚生子这个项目,从人生事业里面划掉,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一下子就晴朗了,压力好像一下子就减少了。
为啥呢?因为结婚生子,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生总枢纽,我们的整个“升级打怪”的人生,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在它之前,你赚的所有钱,都被买房子车子、结婚这些事情给拴着。
在它之后,你上有老下有小,任凭生活怎么摧残,上级怎么糟践,也是打落牙齿咽到肚子里。
——道路千万条,成为中产就这一条,成了中产再想下贼船?
门儿都没有。
等到老了,养老金循环陷入危机,再掉进相对贫困……
这样的“升级打怪”、按部就班,一眼望穿了,真的,太苦了。
以前的人之所以选择结婚生子的标准人生,是因为他们习惯了为别人而活,比如父母亲戚,比如自己的孩子。当然,压力也没有今天这么大,选择也没有今天这么多。
可即便如此,现在来看,他们过得也挺苦的。
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没多的勇气了。
人怎么可能没有生育的欲望呢?
从远古至今,繁育后代一直是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否则人类这个物种就不可能传承至今。然而可怕的是,今天,人类社会终于自觉进化出了一种终极药方,这种药方甚至能够抑制人类最根本的欲望——生殖欲望。这个药方有着复杂的成分,其中包括高房价,高工作强度(例如996),和人们日益提高的教育水平。
我工作于一家著名的IT公司,周围的同事们大都是软件工程师。所以无论是平均收入,还是学历,在人群中排的都算靠前。而且因为是外企,工作强度不大,朝九晚五,能够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按理说,这样的一群人,应该生活的安逸、富足,也应该有较高的生育意愿。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从国家彻底放开二胎政策至今,过去了将近4年。而我所在的部门,近100个同事中,生育了二胎的只有寥寥6个人。算下来,比例也就是6%多一点。
我细心统计了下,这6个二胎的同事,年龄都在40岁上下。而其他没有还没有生二胎的同事,我和他们聊起未来是否有意愿,大部分都表示了坚决的否认。各种原因归类起来,不外下面几种:
- 没房子或房子太小
- 没人带孩子
- 养不起孩子
听他们这么说,我又在脑子过了下那些生2胎同事的家庭条件,还真发现他们无不拥有一个较的大房子。
稍微想想也就明白了。如果家里生养两个孩子,无不需要父母过来帮忙。这样,家里的房子父母住一间,老大孩子住一间、夫妻+老二孩子住一间。因此,90平以上的三室一厅是最基本的需求了。
而现在北京的房价大家也都知道。90平以上的房子,对绝大多数工薪家庭来说,完全是可望不而可及。因此,单凭这一条,就能绝了大部分人的二胎梦。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事中少有的生二胎的人都集中在40岁。因为他们享受到了房价的红利,在房价暴涨之前拥有一套较大面积的房子。这样才满足了生养二胎的基本条件。
而往后,30~35岁之间的人。他们买房的时候,房价相比现在虽然要低不少。但当时,以他们大部分人的境况,能够买起的也就是60平左右的大一居或小两居。而之后,他们的大部分人也都结了婚生了孩子。但伴随的却是这两年的房价暴涨,以及节节攀升的育儿成本。到今天,他们手中攒下的积蓄远不够他们把房子升级到90平米以上。这也就是30~35岁的这波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果决放弃生养二胎的原因。
至于更年轻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20多岁的年轻人。北京现在的房价,对他们大部分来说,就是一个bug级的存在。无论他们如何努力的左右腾挪,都算不出买房的钱?因此,对这些人来说,别说二胎了,就是问起一胎,人都不乐意听。说烦了,甚至冷冷的回你:
“生孩子干啥?像我一样当北漂?还是下一代继续给人家割韭菜?”
甚至更佛系的,别说生孩子,人连谈恋爱的兴趣都没有。
而且,细思之下,让人更恐惧的是,我所描述的还是一个从不加班的外企。而我那些在互联网公司的朋友,常年受加班之苦。有的人已经有了孩子,但因为整日早出晚归,缺少陪伴,对孩子已然万分愧疚。对他们来说,就更别提再带一个孩子到世间受苦了。而剩下没结婚的,现在没有女朋友的就不用说了,而即使是有女朋友的,我也常听他们自我调侃:
“我倒是想生孩子,可天天加班,我连做爱的时间都没有了,你说咋生?”
可见,对绝大说人来说,没有钱,没有时间就断了大部分生孩子(包括二胎)的念想。
但雪上加霜是,没有钱,没有时间的同时,人还越来越有文化!
正如开头所说的,繁衍下一代是写在人类基因中的根本的欲望。因为,要消灭人类的这种欲望,除了现世的痛苦,更还要对未来(下一代)的绝望。
人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缺乏思考的能力,无法对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因此,虽然现世的自己过得很痛苦。但却会想当然的认为通过努力的下一代进行培养,他们就有能力翻身过上好日子,因此就有意愿生养更多的孩子。
而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深刻的思考能力。对阶级固化有着清醒的认识。也明白自己的今生已然过得痛苦,自己的后代大概率也会延续同样的命运。因此,就对人生有强烈的无力感和虚无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选择不生(少生)孩子,恰恰不是颓废,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理性。
大部分人都说穷,压力大,没时间
这些都是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没希望
年轻人如果自己不觉得自己有机会上个台阶,佛系了,当然不想生,你都佛系了,你还生什么孩子?
你要是对自己的阶层升越有希望,你是和尚,你也想升,比如日本的和尚,唐朝跟贵族来往的和尚
释迦摩尼先生是背叛阶级的个人,哪怕只是在圣贤中也没几个主动向下走,有阶级向下想法的人都不会想生孩子,有阶级向上想法的人哪怕是圣贤也想生孩子,比如孔家
现在的年轻人,从接班人变成社畜,再到放弃接班人的想法,造成了严重的阶级趋向调头,不想生孩子才是正常的
所以最低阶层的人想生,反正最低了干吗不升一下
高阶级的人也想生,高了还想高
中间的不想生,上,上不去,下还能活得轻松,佛系才是需求,那当然会有很多人选择和释迦摩尼先生一样,不生
所以阶层越固化,生育欲望越低
真不是经济原因,以前中国人生育欲望最强的时代,比现在生活水平低多了,我没看见大家不想生
那个时候,机会永远都在眼前
农民可以做主席台
工人可以上位
士兵也是明星
不多生几个,我都觉得我在放弃自己家族的机会
众所周知工蜂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理由其实很简单,这已经是当前年轻人最理性的经济选择。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里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
对于我们大城市工人说来,迁徙自由是首要的生活条件,而地产对于他们只能是一种枷锁。如果让他们有自己的房屋,把他们重新束缚在土地上,那就是破坏他们反抗工厂主压低工资的力量。个别的工人也许偶然能卖掉自己的小屋子,但是在发生重大罢工事件或者工业普遍危机的时候,受牵连的工人的所有房屋都会上市出卖,因而这些房屋或者根本找不到买主,或者卖得远远低于成本价格。
这里的逻辑大致是:买房子会束缚工人,使其丧失迁徙和成为自由劳动力的自由,无力与资方进行劳资博弈,而且在经济危机到来,工人需要卖房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已经被“套牢”了,房子难以换回成本。
这个逻辑,对于目前的劳资博弈也是适用的:
生孩子同样会束缚工人,甚至有很大可能会带来教育和住宅这两个后续的经济负担,这时工人与资方进行劳资博弈的能力只会更低,且将损失大量本可用于提升劳动力的时间,那么在经济危机的大时代背景下,在年轻人已经很难有收入结余的情况下,养育一个二十年后才能自食其力的孩子,一旦出现意外,难道会比住宅更容易出售和回本吗?
所以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育,是因为他们太清醒了,清醒到宁肯承受孤独的痛苦,也不愿意在父母和社会习俗的惯性逼迫下戴上这副夺走全部人生自由的镣铐而已。
既然你们想要“长期的看,我们都死了",那么我们就“都死了,让你们不再有长期”好了。
过年回家和我爹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结论是:我们拿着5000左右的工资,面对着20000左右/㎡的房价、2000左右/月的幼儿园费用、7元左右/斤的菜价,拿什么生孩子?用爱发电吗?
我爹的结论是:你们这群小屁孩就知道玩,一点传宗接代的责任都扛不住,人穷地方也能把孩子养活了,你怎么就不行。
“那我生一个你养?”
“不行。”
忘记了从哪里看到的一段话,很有感触,很适合现今年轻人的状态,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我们这代人,很多是没有后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
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作退路的。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
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一个国家有很多人口,大家的利益不一样,简化分析的话,
可以按阶级差别来讨论,大致可以分为顶层、中层和底层。
古时候,顶层是皇亲贵族、中层是士绅阶级、底层是农民。
由于生产力非常不发达,皇亲贵族很难直接控制底层农民,
只能联合士绅阶级,狠狠剥削占人口最大比重的农民阶级,
收取沉重的税赋,导致农民一直在温饱线附近艰难地过活。
王朝早期,皇亲贵族和士绅的数量不多,农民还过得不错。
王朝晚期,王族和士绅的数量膨胀起来,开销越来越大了。
受制于生产力水平,耕地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增长却很有限。
上层只能加重剥削程度来得到更多赋税,农民越来越贫穷。
这时候如果来个天灾人祸或外敌入侵,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很多农民会落入温饱线以下,不得不揭竿起义,推倒重来。
这个时候即使剥削严重,农民也要主动选择生育很多孩子,
因为多一个孩子多一个劳动力,从经济方面看是很划算的。
工业革命后,粮食产量大幅增长,世界粮食市场逐步形成。
除了极度贫困国家,农民不再会因为饿肚子而揭竿起义了。
这时候,占人口比重绝大部分的底层,也开始出现了分化,
形成了做脑力工作的中产阶级,和做体力工作的工人农民。
这时顶层不再愿意使劲剥削农民了,因为成本高却收益低。
十个农民干一天活,产值不如一个工程师敲一个小时键盘。
使劲剥削农民既没效益又很危险,不如使劲剥削中产阶级,
被剥削的中产阶级无法反抗,他们只有联合农民才能造反。
中产阶级靠出卖脑力维生,需要依靠教育来维持阶级地位,
既没有良好的教育又没有资源传承,下一代只能跌落底层。
其他产品都可能嫌贵不买,但只要有了孩子就得好好教育,
用教育本身和附加学位的房子,可以最大程度地剥削中产。
广大中产阶级从小到大、头悬梁锥刺股拼命读书拼命工作,
但绝大部分收入没留给自己,而是给了房子和子女的教育。
越来越多的中产发现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还算可以的收入,
本来可以过上还不错的生活,只要他们减少对子女的投入。
其实,不考虑子女教育的话,不需要买天价的房子和教育,
于是,大部分中产阶级理性地选择了减少生育子女的数量,
甚至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用省下来的钱来培养唯一的孩子,
期望孩子能突破阶级限制,进入更高的层级,不再被剥削。
另一部分中产阶级看清了真相以后,选择了丁克甚至不婚,
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不被顶层用房子教育收割。
这样一来,作为社会财富源泉的中产阶级的数量逐渐萎缩,
超级少子化叠加着超级老龄化,整个社会开始缓慢地崩塌。
于是,我们看到了从西方到东方,从欧美到日韩,到中国,
虽然比较缓慢但一直持续,普遍、广泛、深度的经济衰退。
以前的农民通过两败俱伤的方式来告诫顶层不要竭泽而渔,
今天的中产阶级也不得不继续走这样一条悲哀而无奈的路。
答案是——剥削越来越严重了。
这个回答下面的最高赞,“别说生育了,我生存欲望都很低了。”绝不是一句抖机灵的回答,他恰好道出了剥削日益严重的本质。谁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的人,其生活状态,都是仅仅维持着生存下来的条件而已。
有些人感性上会认为,现在的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都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时候,但是这只是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经济大盘持续增长,给每个人带来的一种感受上的错觉。它并不妨碍资本家越来越残酷和严重的剥削事实。
我们看一下共产党宣言里的几句话:
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厂为维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
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以上引自——共产党宣言
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跟今天的房地产,消费主义,信用卡投资本质是一回事。
其实以上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首先要明确的是:
就资本的性质而言,它能支付的工资,一定是在保证工人(泛指所有以雇佣关系存在的员工)最大产出条件下的最低工资。换句话说,希望你给公司赚的多多的,拿的少少的。
所以不要以为公司每年带你出去旅游,发奖金,搞慰问,搞团建,是人性化的表现,是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的标志。NO,刚好相反,其本质只不过是希望你能产出最大化而已的一种剥削手段。
都说BAT的工资水平很高,但是很多人忘记了马爸爸管理公司的一句名言:
我们公司最理想的用人状况是,一个员工干3个人的活,拿2个人的工资。
这句话已经赤裸裸的宣告了他们的目的。他们利用员工追求更高工资的愿望,来作为他们最大化程度剥削员工剩余价值的手段,还把这种肮脏的手段以企业文化的形式华丽丽的包装起来。
美其名曰:奋斗,成长。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生育欲望越来越低,还道出另外一个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的瘟神病已经找上门来了,这种瘟神病只会使得剥削越来越严重,而绝不会减轻。除非你能治好这种瘟神病。这种瘟神病是什么?
是的,就是商品过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但是今天这个矛盾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因为商品过剩了。
资本性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以,随着商品过剩的危机越来越严重,无数的企业只有三种方法才能面对这种危机:
第一,把东西卖给更多的人。这就决定了当国内市场不再满足它的发展的时候,它必然要走国际化,全球化的战略。
第二,把东西卖的更贵。这也就是说要实行产业升级,产业改造。
第三,最大化的压缩成本,以满足利益最大化的需求。这个方法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裁员,降薪。
当第一个方法和第二个方法走得太慢的话,那么第三个方法,就成了企业唯一的方法。
一旦走上第三条路,那么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那就是薪水越来越低,裁员越来越多,失业就会越来越多,而失业越来越多,就会进一步导致竞争越来越大,薪水越来越低,裁员越来越多,剥削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魔咒。
其实从大概13年开始,国家就一直加大提倡要走全球化道路,要搞产业升级,搞工业4.0,搞供给侧改革,搞去库存行动,其实这一切的措施,都是为了面临资本主义瘟神病的侵袭。
但是,前两条路都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于是这两年以来,大家会不断的发现,企业开始停招,甚至不断的裁员的消息,尤其是自去年以来,连一向红火的互联网企业,裁员也一样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所以,在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还没走出像样的模型出来之前,不仅是现在生育的欲望越来越低,在将来,也会随着瘟神病的越来越严重,导致剥削越来越严重,进一步导致生育欲望进一步降低。
以上为原答案,以下为补充!
简单补充一点,因为我怕误导。
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还得辩证的看,剥削越来越严重,是事实。但是只是一方面的事实。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到某个阶段,都会暴露出它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它暴露出来的不好的东西,就否定它之前的发展带来的好的东西。
就好像,一个人因为营养过盛,越发肥胖,这当然不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营养过盛,就想当然的以为,饿肚子才是好事。
否则,就有可能落入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误区!
就好像,一直以来,很多人觉得改革开放好,就开始吐槽改革开放以前的总总不好,这是不对的,事实是,没有之前打下的坚实的基础,没有之前经历的挫折,走过的弯路,也不会有后面的发展。同理也是一样,不能因为今天发展以后,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又把老以前那套搬出来,借以否定现在。
更有甚者,连阴谋论都搞出来了,那就更不好了。
总之,讨论任何问题,都没有必要避讳什么,但是要实事求是,尽量客观,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业余时间写了一个小小的公众号——八角楼上
主要写毛泽东思想,毛选、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内容,内容通俗有趣,感兴趣的关注一下吧。
有客欢迎(ID:bajiaolou99)
因为二十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做人是一件痛苦的事。
我不想他从小被教育要努力学习,要奋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明天会更好。
更不想他长大后发现,所谓美好的明天只是驴眼前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696十几年换来一纸文凭后接着996地被剥削和被恶心几十年。
我怕她有一天会问我,为什么有人一生下来什么都有,我这么努力还比不上人家?
我该告诉他什么?告诉他,你是最特别的?告诉他不要和人攀比?且不说攀比是本能,就算我能让他相信,我能让他周围的人都相信?我能挡住或真或别有用心的人拿着某个清华才女的成绩单和某明星子女的5个一等奖叫嚣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我怕成为那个让他羞耻的起跑线,怕他总有一天会暗暗埋怨,为什么我爸妈不是某某。
我最怕的是,他有一天问我,我活着这么痛苦,有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的时候, 我的犹豫
至于民族大义,人类繁衍什么的,往小了说,我就是自私自利怎么了?我自己都活不开心凭什么要为人类负责。往大了说,族灭了没事,大家都是人类,人类灭了也没事,大家都是原子和分子,都是内部能量交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们的理性已经足以压倒动物性的生殖欲望了。
人类用理性灭绝了众多种族,壮大,最后又毁于自己的理性,这个结局可以,很佛教,我喜欢。
一间教室里。
“同学们,跟我一起念:工蜂,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工蜂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孩子们异口同声大声念着屏幕上的一行字,老师按了一下手中的遥控按钮,屏幕画面从一行字切换到了一个周身雪白的球形生物。
“今天的课程,从这句话开始……”
老师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圆滚滚的胖男生一边举手一边说道:“周老师我知道!这个就是工蜂!浑身都是宝!”
“刘玉杭你又抢答!不过没错,这就是工蜂,改变我们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种生物。”
“老师,我读过古生物史,好像……有别的物种也曾经叫这个名字。”一个瘦高的男生说完,又有些胆怯地捂住自己的嘴。
“哈哈哈来,大家听我说,张人辉说得也没错……在人类的黄金时代,有一种很小很小的昆虫叫蜜蜂,它们当中有一种专门做工干活儿的类别,就叫工蜂。大家看一下屏幕。”说罢,老师又按了一下手中的按钮,屏幕上跳出黄金时代的工蜂。
“这么小啊……”孩子们看着当代工蜂与历史中的工蜂体型对比,不禁发出感慨。
“嗯,遗憾的是,你们以后只能在博物馆中看到这种工蜂了,原因我不说你们也都知道……”老师语调有些低沉。
“老师,那么核弹长什么样?”身形瘦高的张人辉问道。
“这不是我们今天的讨论内容,今天的重点在于工蜂,我需要你们所有人了解,这种人造生物的方方面面,从诞生到繁育细节,原料提取和工业应用……”
周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同学们睁大了眼睛,看着屏幕上的白色球形物体,在光标作用下转动角度。
它干净洁白,高质量佛一大块玉石,放大后,被看清的纤细四肢和血管脉络,一览无遗。
“工蜂,是人类历经核爆浩劫,文明重启后的核心成果之一。它是一种基因编辑生物,在极为偶然的条件下,实现了稳定繁育。而它的用途,几乎可以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蜂的腹部富含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图,我们用的诸多生活用品,都用到了这种油脂;它的头部富含水分,是历次避难所水源危机的救命稻草;皮肤是我们主食——蛋白块的主要原料;在它的背部,拥有一小块生物放电器官,成规模的工蜂聚集在一起,在特制容器内可以用以供电……”
同学们瞪大了眼睛。
“而工蜂的生长繁殖,则在专门的场地中进行,我们称之为蜂巢,如图,就是一个个空旷的山洞,它们是有性生殖,没有特别的发情期,雌雄个体会在性成熟后,紧贴在一起,在山洞石壁上产卵。而后雌雄个体共同凋亡。”
“哇……它们繁殖完后的样子好可怕,皱皱巴巴的……”张人辉发出感慨,又忍不住用手捂了一下嘴。
“是的,这就是它们快要死去时的样子,事实上,即使不繁殖,到了一定寿命,工蜂都会这样死去,死亡的个体会污染蜂巢孵化的环境,因此,必须及时进去清理。”
“周老师,我有个疑问,它们的体积如此巨大,会不会对人有威胁?”一个学生抬起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下。
“非常好的问题,我们看屏幕,”周老师指向屏幕,“大家注意观察,这是另一种工蜂。”
“没什么区别啊……”孩子们窃窃私语。
老师操作着手中的光标,让画面慢慢转动。
“哇……”一阵惊叹声在孩子们当中传开——在这个看上去圆滚滚、与同类无异的工蜂腹部,六条原本纤细的足变得粗壮异常,遍布红褐色的尖刺,最前端的两条足更长一些,向前平行伸展,两足尖端处竟然被蓝色的电火花连接起来。
“放电了?”张人辉瞪大了眼睛惊呼。
“是的,这是变异后的工蜂,第一对足变成了一个放电装置,虽然电压不高,但也足以让人产生疼痛。”
“为什么会变异?”其他学生追问。
“生物由于遗传物质突变,演化过程本身就有各种意外,我们通过人工选择,将这种有害变异剔除掉,庆幸的是,这种变异后的工蜂,由于染色体混乱,是不育的,不用担心它们繁育出有害个体,”老师娓娓道来,“各位举手提问的同学可以先休息下,我们明天的课程会安排解剖工蜂,各位的疑问也会迎刃而解。下课。”
一个记者发布会现场。
“让各位久等了,请记者朋友们提问,靠边站的那位女士,主持人请把话筒给她。”
“部长您好,我是方碑日报记者,对于第三季度工蜂产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想听一下您的解释和看法。”
“很尖锐的问题,工蜂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我们可以看到图表,第三季度工蜂的繁殖量同比下降了11.2%,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由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成熟,工蜂繁育行为降低,而且很不幸的是,近期有害变异率有抬头的趋势。”
“有研究表明,单次收割数量可能会影响工蜂繁育,您怎么看?”
“女士请您将话筒还给我。”记者会工作人员说道。
发言人继续说道:“对这个研究的权威性,我表示怀疑,避难所的诸多运行数据你们都可以看到,收割数量也是经过慎重考量的,降低收割量必然影响避难所运转。我们已经采取了改进措施,将繁育行为的动机进行了优化,所以,四季度企稳不是问题……”
一间实验室里。
“师兄,这么做也亏你想得出来!”
“怎么了,它们不繁殖,避难所就运转不下去,我还能怎么办……”
“我又没有怪你缺德,我是惊奇于你的脑回路和操作技术:你是怎么想到,把工蜂的饥饿感和交配欲两根神经搭在一起的……”
“生物的欲望就那么几种吧,捏住了它们的欲望,就捏住了控制它们的绳索。”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们不拿工资给老板做实验,有点像这白白胖胖的工蜂啊……”
“你快少说两句吧,赶紧把论文赶出来好毕业!”
一间办公室里。
“我很好奇,当年你按下发射按钮时,究竟有没有负罪感。”
“没有。”
“我不信。”
“这是又一次自然选择,我们能藏在地下,它们只能暴露在地表。大地就是过滤器。”
“我不这么认为,当年我进入避难所,是靠着爷爷辈在中心城区的五套房产,虽然自己很高兴能兑换到避难所入场券,但内心始终隐隐不安。”
“你都做到跟我一个办公室了,你脑袋里不装着全人类的命运,还有空不安?”
“也许,我们对‘全人类’这三个字的概念有异议?”
“我们跟它们是两个物种……况且,它们又不是没有子嗣存留,你看看那些石头山里,它们的子孙比我们还多!话说你小子今天怎么了,这是准备泄密?”
“别误会,我就是喜欢乱想,你又不是不知道。”
“地下,这里,你我,我们,就是人类最后的火种,你想记录真实,没问题,但你要想想你所谓的真实,将对后世人类造成多大的伤害。”
“嗯,我知道了,做一个史官真是好难啊……”
“人类联盟会感谢你所背负的一切。”
“行了行了,我去冷冻一下精子,146号的排卵期还没到,我这边精子质量已经是近期最佳了。”
一台电视机前。
“各位观众大家晚上好,下面播报新闻,今天凌晨,91区2号蜂巢发生事故,多名收割人员被变异工蜂电击致死,据悉,该蜂巢内的工蜂几乎一夜之间全部变异,丧失了生殖能力并具备攻击性,后经特战队员处理已被悉数消灭。有科学家指出,事故可能与一项名为‘胃宫相连’的计划有关,该计划旨在通过捆绑工蜂的消化道与生殖神经,促进其繁殖,2号蜂巢为第二个试点蜂巢,早先时候,1号蜂巢的试点以工蜂全部死亡收尾。”
一间监狱外。
“你是嫌疑人张人辉的父亲?”
“是。”
“知道你儿子犯了什么罪吗?”
“盗窃实验用品。”
“没错,他私自盗取了一个活体工蜂,饲养在家里的地下室,并目睹了其生长死亡过程。”
“是我教育不当,但我还是不明白,他一个孩子,为什么只是盗取了学校的实验用品,就被判处极刑?”一个父亲的语气逐渐歇斯底里起来。
“我只能说无可奉告!”
“你们不能这样对待一个未成年人!他还什么都不懂!工蜂不是第一次被盗窃为什么要量刑这么重!”父亲大吼。
“请将他带离!”
“是!”
一间牢房内。
“你这个小毛孩,为什么也是死刑犯?张人辉……这个名字好讽刺啊,哈哈哈……”一个囚犯拿起张人辉胸前的铁牌。
“喂!你到底会不会说话?”
“八成是判了死刑吓傻了……”
……
监牢中,即将奔赴刑场的众人无聊地调侃起来。
“这小子是偷了个工蜂自己养着吗?”
“哟哟点头了,你偷了个工蜂怎么就判死刑了?来说说啊!”
“我……”张人辉开口的一瞬间,周围的囚犯都安静下来,盼着他道出原委。
“我把它养到浑身干瘪枯萎,然而,它并没有死……”张人辉的眼睛呆傻一般盯着地面,他双手抱膝坐在地上,开始浑身颤抖……
“它枯萎后的第二天,我下地下室看它,那层皱皱巴巴的外壳裂开了,里面爬出一个人类孩子。”
一台破旧的笔记本电脑前。
“作为人类联盟的史官,我将真实的历史记录在这里,以求心安。公元2219年7月13日,宇宙射线袭击地球,一部分人类躲进地下避难所,另一部分人类在地表坐以待毙,辐射导致了行为异常、肢体畸形等病变,最终,避难所中的人类最终决定用核爆清洗地表人类,并在核爆后回收了幸存者,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核冬天,位于地下的人类共同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地表幸存者们通过基因编辑的方式,改造成工蜂。”
有什么让人听了背脊发凉的恐怖故事?文/龙伟平
你90年出生,长相普通,资质普通,家庭普通,上一个普通的学校,读一个毕业就失业的专业。
没爹可拼的你,考研失败后只好顶着烈日投简历跑面试。累死累活几个月,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工资却只有你预期的三分之一,交完房租就只能吃土。不仅如此,每天还要和无理取闹的客户对接到很晚才能回来。
打开灯,屋里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只猫也养不起的你,只能默默打开手机,玩几把游戏安慰自己。
这是你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等你回过神,已经快十二点了。想到明天还要早起挤地铁,你不敢再耽误,连忙退出游戏,准备刷一遍朋友圈就去睡觉。
朋友圈里永远是热闹的,高质量佛集中天下所有的大事和屁事。每天刷一刷,已经成了当代青年人的自我修养。
你的老板接连转发了两篇热气腾腾的营销号文章,标题叫《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震惊!这家营收800亿的互联网公司一夜之间裁掉了500人!》。
你战战兢兢看完了,总觉得这个文章是老板故意转给你看的,还好,下面有同事甲乙丙丁的点赞评论,你稍稍安心了些,习惯性的给老板点了个赞,继续往下刷。
你的女上司半个小时前晒PO了一张她和她老公的照片,照片里,那个油腻的胖男人搂着你的上司,嘟着嘴准备亲她。正前方的桌子上摆着生日蛋糕和一只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皮做的包包。那个牌子正巧你前几天在女同事嘴里听说过,价格很贵,大概要花掉你几个月的工资。你不喜欢太物质的女人,所以你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但还是给她评论了一句:“姐夫好帅!”
前几天新来的95后女财务长得小巧可爱,是你喜欢的类型,所以你这几天一直在悄悄关注她。她发了几张微信聊天截图,配了三个大红心,你一时眼花,觉得她高质量佛在对你示好。点开一看,截图里的红包数额刺痛了你的眼睛,更让你惊讶的是,给她发红包的人叫她“小宝贝,小亲亲”,原来她有男朋友了?你心想,现在的95后心机都这么深了吗?
你冷静了几分钟,带着失恋般的心情继续往下刷。
很久没有联系的高中同学王某今晚也出来了,还转了一篇公众号文章,配了一段鸡血文字:“谢谢合伙人的信任,创业很累,但快乐更多一些。为梦想而活,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这个结果,给自己打CALL!”
你的心被无数个问号填满了,连忙点开一看,啊!他这么久没出现原来是在创业,更让你心跳加速的是他的公司已经融资了500万,现在正在招兵买马。
你认真的看完了那条微信,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想过要不要给对方发一条微信,问问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位,有的话你明天就辞职!
但你很快就冷静下来,先不说你已经很久没和这个同学联系,即便对方看在往日情分让你过去,难道你就真的好意思过去给他打工吗?大家原来是平等的,你一过去就低了他一级,你不好意思,所以只能叉掉了那篇文章,抑制住起伏不定的心绪继续往下刷。
你那个嘴欠的舅妈又在晒她的孙子了,去年年底生的,过去大半年了还是那么丑,像只没毛猩猩,大家却都眼瞎似的说可爱,长大了可以当明星。
你妈还在两个小时候前给该动态点了赞,顺带留言催你结婚,你觉得这是你妈和你舅妈设计好的诡计,目的就是为了催你结婚。
你叹了口气,接着又刷了几条动态。有人失恋了,有人又恋爱了,有人跳槽了,有人在夜店里嗨,也有人在病床上打点滴……还有人再也没有出现在你朋友圈里……
就在你有些疲倦的时候,你看到了你妈发了你爸的照片,年过半百的你爸头上已经多了很多白发,当年那个魁梧的男人现在已经变成一个小老头了,连背都驼了。你妈已经不止一次在你面前说过养老问题,但你听过就忘,从未认真想过,因为你总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而他们还能做自己的靠山。而此刻,你却忽然感到一阵心酸,觉得自己像个忤逆不孝的人,连你妈想见儿媳妇这点小小心愿你都满足不了。
想到这里,你更加焦虑了,你本来准备早点睡觉,可是现在却怎么也睡不着。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你发现自己失眠的日子越来越多,从前你可是倒床就睡的人啊。
翻来覆去的你,在一次次自责中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可是你不敢细想,因为想得越多你就越焦虑,因为你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男人一定要成功……虽然是90后,可你年龄实在也不小了,在媒体的报道中,现在已经是00后的天下了,90后的大爷大妈已经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是啊,你已经快三十了。
你的初中同学孩子都已经会打酱油了;大学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了;高中同学创办了一家公司还融资了500万;还有那些做微商的朋友,你之前瞧不起他们,结果发现人家收入是你的十倍;哪怕混得差一点的也都考上公务员,在二线城市贷款买房了……
而你,没房没车没女朋友,连只猫都没有,住在一间10平米都没有的房子里,拿着交完房租就吃土的工资,还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最时尚。
想恋爱,又没有底气;想主动出击,又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胆小又平庸,怯懦又自卑,这就是你。
一点多了,你关掉手机,在心里默默发誓,从明天开始,一定要改变自己,做个有梦想的人。
刚把手机放回桌上,微信就响了一下,你打开手机一看,原来是客户发来的消息,他告诉你,白天提交的方案没有通过,但急着要,问你能不能连夜修改?
你心里一万句妈卖批飞过,但还是给对方回了句:“好的。早点休息,改好立马发给你。”
你从床上爬起,打开电脑,开始修改方案。你脑子里一团浆糊,什么也写不出来,但你没有办法,只能强迫自己坐在哪里写。这个时候,你深切的明白了以前父母好做养家多不容易。
就在这时,微信又响了一下,你以为又是客户发来的,打开一看,原来是你妈发来的微信,她说:“儿子,早点睡觉,注意身体,不要玩手机了。”
你好奇你妈是怎么知道你还没睡觉的?退出聊天界面,朋友圈里那个新消息提醒红得刺眼。你点进去一看,原来半个小时前,你不小心给你妈发的动态点了一个赞,而你妈已经给你回了三条信息!
已经凌晨一点半了,你放下手机,环顾了一下四周,这是一间10平米不到屋子,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里面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台电脑,电脑打开着,屏幕发着光。
你看啊,它多像你小时候的梦想!
一个写作者,豆瓣&微博搜索:龙伟平
谢谢大家的赞赏。感谢。
有什么让人听了背脊发凉的恐怖故事?我的A大学同学,毕业嫁给了个富二代,到现在为止已经生了仨孩子了,最小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我的B大学同学,前年年底从某高薪行业再次成功跳槽,年薪几乎翻了一倍,然后还没仨月,他老婆就怀上二胎,上周一起喝酒,一问二胎马上要出世了。
我的C高中同学,也是前两三年机缘巧合从某乙方跳槽到房地产甲方,工资从几k直接上涨到十几k,以前一直都不要孩子的,瞬间孩子这都快两岁了。
我的D朋友,标准80后,运气实在很坏,性格也内向,一直以来没赚到什么钱,老婆一直因为经济的问题,不愿意生。
我的E同事,80尾巴的人,也过了三十了,很善良的人但是不太上进,一直拿小几k的月薪,连对象也懒得找。
我身边的90后F们,没生孩子的多了去了,你别问为啥,问就是没钱。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生育的欲望越来越低?”
因为这届年轻人普遍都没钱。
我讲一个真事。
周末,同事第一次带着小孩来家里做客。
同事小孩才六岁,聪明伶俐的小姑娘,非常活泼。
吃过午饭,本来想带她去附近玩下。
小姑娘一直看着她爸妈,天真无邪的小脸上蒙上了一层焦虑。
然后我才知道,下午她还得去上补习课,以备下半年从幼儿园升入小学。
想起我们当年,高中升大学是一场战斗,后来小升初也充满火药味。
没想到,现在战斗已经从幼升小开始打响。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小姑娘偷偷告诉我,除了下午补课,她晚上还有两个培训班要上。
临走前,小姑娘感叹地说了一句让我很受触动的话:
生活真不容易啊。
另一个同事孩子也正好6岁。
同事之前在国外留过学,一直很信奉国外那种所谓“自由”的教育理念。
对自己的小孩放养了几年。
不管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去上英语班、美术班、钢琴班,或者舞蹈班、音乐班,她都不为所动。
直到最近,开始濒临崩溃。
她带着孩子去参加小学面试(没看错,面试!),老师直接问她孩子会不会英语。
因为她自己在家里教孩子,所以小朋友的口语还是不错的。
正沾沾自喜,老师又连问几个问题,将她一巴掌扇到谷底:
拼音、跳绳和游泳,会吗?学过吗?
她这才知道,北京的很多小学都把这些在她看来没必要的东西当成了入学门槛。
我想起,之前看新闻说有些地方把游泳设为考试必考项目,教育部还出来辟谣。
教育部的辟谣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有的地方将游泳作为考核项目,但不代表所有地区都必须这样。
现在才知道,这里的“有的地方“,就包括北京。
当年我还没到北京前,很多人告诉我北京的孩子读书很轻松。
后来见到了很多同事的孩子才知道。
在北京,多数孩子的竞争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到了幼升小又是一层考验。
许多北京的小学,一年级都不会太花时间去讲拼音或者算术。
而是默认,这些都应该是提前半年到幼小衔接班里去学。
很多好一点的学校,甚至一上来的体育课就有游泳、跆拳道之类的。
这意味着,如果让孩子在幼儿园完全“放羊”,就算能顺利升入小学,也会被班上其他同学起步就甩在身后,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一路“抢跑“的培训,对孩子和大人都是非常大的煎熬,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接受。
但如果不接受,也就相当于选择了一条“非主流”的成长模式。
问题是,又有多少家长能下这个决心呢?
这还是义务教育,课堂之外的各类兴趣培训、特长培训就更多了。
我同事给我看她某个晚上在某课外培训班外拍的照片,已经晚上八点过了,灯火通明下,外面或坐或站的全是焦虑不安等待的家长。
这是在号称“读书最轻松”的北京,我不知道其他城市会怎样。
我只想起去年有一句挺流行的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现在才知道,事实上,生活的不容易早就已经从孩子们开始了。
当穷人家的孩子在课堂里学完那些不费脑筋的简单东西,剩下大把时间无所事事的时候。
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正在拼命的学习,拼命的积累知识,拼命的培养各种特长。
当这些孩子今后一同踏入社会,从知识储备、眼界到教育经历,将会天然形成鸿沟。
所以,你说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的生育欲望越来越低了?
因为,不想让看到这种生存的压力和阶层的鸿沟,继续在下一代的身上延续。
我已经活得很累了,为什么还要看着孩子活得那么累?
我们来讲讲:丁克家庭的问题。
大家都已经对丁克耳熟能详了,但是丁克这个词是哪个英文字呢?它就是 DINK ,它是英文的四个字的首字母的缩写,就是说 Double Income No Kids ,就是有双收入没有孩子,咱们中国就翻成丁克。
这个丁克我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专门对他们做了调查,因为丁克当时非常非常少,我要是用那种随机抽样,根本抽不到他们。所以当时我记得我是在北京晚报上头登了一个广告,就是说征集这些丁克家庭的这些人来做调查。后来我还真的征集到了 40 多对,然后就是来调查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最后他们为什么选择了不生孩子?
后来我还拿对他们的调查结果跟浙江余姚的一个村庄的和山西的一个小村庄的农民生育观念做了对比,就是挺有意思的。怎么说呢?简直是完全另类,在中国尤其是乡土的中国,这种不要孩子,自愿的不要孩子真是匪夷所思,就是非常前卫,非常先锋,按中国人的思维简直是不可思议,觉得这些人是不是有毛病,是发了神经病了还是怎么了?就是会有这种感觉。尤其你跟农村的生育观念一对比,感觉非常鲜明的这种区别,就是丁克这些夫妻的这种前卫,在中国实在是非常的前卫。
那么这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呢?整个样本虽然很小,可以发现大多都是白领,就是中产什么的,就是这种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高的人才会产生这样匪夷所思的这种想法,就是说可以不生孩子。这个真的不是中国的传统思维。那么他们给出的一些理由,其实概括的说,应当就是说:这些人的个人主义是远远的高于一般中国人。
中国人都是集体主义,家庭也是一个集体主义,也是一个集体,中国是特别讲究牺牲,要牺牲个人的幸福。但是这批人是比较看重自我的,他们有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对比,就是家庭本位还是个人本位这个价值观上,他们都是比较个人本位的。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我们来讲讲:丁克家庭的问题。
大家都已经对丁克耳熟能详了,但是丁克这个词是哪个英文字呢?它就是 DINK ,它是英文的四个字的首字母的缩写,就是说 Double Income No Kids ,就是有双收入没有孩子,咱们中国就翻成丁克。
这个丁克我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专门对他们做了调查,因为丁克当时非常非常少,我要是用那种随机抽样,根本抽不到他们。所以当时我记得我是在北京晚报上头登了一个广告,就是说征集这些丁克家庭的这些人来做调查。后来我还真的征集到了 40 多对,然后就是来调查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最后他们为什么选择了不生孩子?
后来我还拿对他们的调查结果跟浙江余姚的一个村庄的和山西的一个小村庄的农民生育观念做了对比,就是挺有意思的。怎么说呢?简直是完全另类,在中国尤其是乡土的中国,这种不要孩子,自愿的不要孩子真是匪夷所思,就是非常前卫,非常先锋,按中国人的思维简直是不可思议,觉得这些人是不是有毛病,是发了神经病了还是怎么了?就是会有这种感觉。尤其你跟农村的生育观念一对比,感觉非常鲜明的这种区别,就是丁克这些夫妻的这种前卫,在中国实在是非常的前卫。
那么这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呢?整个样本虽然很小,可以发现大多都是白领,就是中产什么的,就是这种教育程度高、社会地位高的人才会产生这样匪夷所思的这种想法,就是说可以不生孩子。这个真的不是中国的传统思维。那么他们给出的一些理由,其实概括的说,应当就是说:这些人的个人主义是远远的高于一般中国人。
中国人都是集体主义,家庭也是一个集体主义,也是一个集体,中国是特别讲究牺牲,要牺牲个人的幸福。但是这批人是比较看重自我的,他们有点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对比,就是家庭本位还是个人本位这个价值观上,他们都是比较个人本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