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莆田鞋纯原的微信号,“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被人们称为“城市绿肺”的莆田木兰溪支流延寿溪中的荔枝林带,保留着众多荔枝树(8月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新华社福建莆田9月20日电题:“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新华社记者
绿荫如盖的荔枝林倒映在宽阔的水面,成群的白鹭在茂密的水草丛中悠闲觅食……夏日的木兰溪畔,一派荔林水乡的生态意境。
木兰溪,福建省内六大重要河流之一。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这条一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流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
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当地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到“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木兰溪治理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
这是莆田的千载古堰——木兰陂(8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为民治水:百万群众挥别千年水患
倒塌房屋近6万间,被淹农田45万亩,近3万名群众寄居他乡,2万名学生被迫停课……1999年10月,第14号超强台风引发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把木兰溪变成了“灾难之河”。
回忆起当年的受灾情景,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村村民韩立新仍然历历在目:“村里受海水和洪水双重夹击,齐腰深的洪水一天一夜才退去。村里土木结构的房屋哗啦啦倒塌了大半,像放鞭炮的声音一样。”
灾情牵动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的心,他第一时间来到莆田,走村入户慰问受灾群众。面对灾情,对木兰溪水患成因有着深入了解的习近平同志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1999年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将当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设的义务劳动现场安排在木兰溪,并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多人一道参加了义务劳动。习近平同志在现场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支持木兰溪改造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由此拉开序幕。随着一锹锹挥土和一根根落桩,莆田人根治水患的千年企望一步步走向现实。
回忆起那一天的场景,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张镇村村民何光亮仍然激动不已:“听说省里要根治木兰溪水患,发动大家劳动,全村一下子沸腾起来了,像过节一样,尽管是冬天,但大家心里热乎乎的,都是一路小跑着赶到现场干活的。”
木兰溪,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的河流,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天然落差784米,干流总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是莆田的“母亲河”。
木兰溪流域雨量充沛,水位季节变化大,流程短。由于河道弯曲、断面狭窄等独特自然因素,只要上游的仙游东西乡片区一下大雨,下游的兴化平原南北洋片区就水流漫滩,引发洪涝灾害,故有“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的民谣长期流传。
木兰溪水患由来已久,历史上莆田人民的“抗天歌”,不乏悲壮慷慨的篇章。
在木兰溪距入海口26公里处,有一座200多米长、形如钢琴的拦河坝,名为“木兰陂”。就在不远处,伫立着为木兰溪治理付出过心血乃至生命的历史人物雕像。
往事越千年。公元1064年,福州长乐女子钱四娘倾其家资围堰筑陂,但因陂址选择不当,刚筑成即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愤而投水自尽。受钱四娘的治水精神感召,木兰溪上的治水者前赴后继,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在1083年建成了木兰陂,为雨季奔腾汹涌的溪水扎上了“腰带”。
“水利无遗,海波不兴,人受其益,将及千年。”历经后世修整,木兰陂至今仍发挥着引水、蓄水、灌溉、防洪、挡潮、水运等综合功能,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拒咸蓄淡的典型代表工程。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木兰陂被誉为福建的“都江堰”。
木兰陂展现了古人治水的决心和智慧,却没能让莆田人民就此告别洪水的袭扰。据1952年至1990年近40年的资料统计,木兰溪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大洪水,每4年发生一次中洪水,小灾几乎年年有。
洪水的阴影,深刻影响着兴化平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位于木兰溪下游低洼地带的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肖厝社区,不少老房子的墙上都留下了洪水浸泡过的痕迹。在社区党支部书记谢金坤家里,记者看到一个高1米多、直径1.5米的木桶。
“这是腌咸菜的木桶,也是洪水泛滥时逃生的工具。”谢金坤说,当洪水来临时,老人、小孩躲进木桶,由青壮年推着转移到安全地带。
“过去因为连年水患,大家不敢种植收成好、但生长期长的水稻品种,只能种植生产期仅2个月的早稻,便于抢在雨季前收割。”谢金坤说,虽然守着肥沃的平原,但老百姓却一直过着苦日子。
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发生后的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走访了受灾严重的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面对众多一时失去居所的倒房户,习近平同志允诺:“等你们在春节前能建好一层新居的时候,我再来看望。”
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如约再次来到蒲坂村检查安置房建设情况,看到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底层都建好了,有的正在盖第二层、第三层,他叮嘱当地干部,抓紧时间将房子盖好,让灾民们早日乔迁新居,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进度,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影响质量。他还亲手在蒲坂小学种下了一棵榕树。
弹指间18年过去,这棵榕树现如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成为村民夏日纳凉的好去处。而由习近平同志亲手推动的木兰溪治理工程,历经巩固、提升和发展,也让兴化大地焕然一新、换了人间。
莆田市副市长吴健明说:“2016年,一场和1999年一样规模的超强台风暴雨袭来,拥有坚固堤防的木兰溪并没有再次泛滥。”
经过长期综合治理,莆田从“福建省内唯一一个洪水不设防的设区市”,跃升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木兰溪全面实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水清、岸绿、景美、宜居,是木兰溪展现给世人的新面貌。2017年,木兰溪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
这是利用木兰溪流域旧河道开挖成的人工湖——玉湖。当地在此结合周边公共绿地,建设公共建筑,实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8月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久久为功:一项工程开启全流域系统治理
木兰溪防洪工程的开工建设,是几代人想干而没能干成的事业。
“治理木兰溪一直是莆田人民的夙愿。自1957年水利部开始规划整体治理木兰溪,前后40多年里,进行过五次规划,两次可行性研究,二度上马,都没有取得进展。直到1999年12月,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拉开序幕。”吴健明说。
木兰溪治理之难,难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观环境。
经历过木兰溪防洪工程波折的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陈东风说,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技术难题:一是木兰溪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行洪不畅,裁弯取直,抗冲刷难度巨大;二是木兰溪处于沿海淤泥地质,在此基质上筑堤,无异于在“豆腐上筑堤”。
水患治理,科学为先。为此,习近平同志先后四次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多次听取并实地检查治理方案和技术准备,强调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
“这种大型防洪工程,只有在前期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实施。”1999年时任福建省水利水电厅厅长的汤金华对记者说,“为了破解‘豆腐上筑堤’和软土抗冲刷的世界级难题,习近平同志特地请来了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终于找到了‘软体排’技术,并通过了水利部的技术鉴定。”
为了让“裁弯取直”对自然原生态影响减到最小,在习近平同志关心下,由国内水利权威专家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全国首个物理模型,在木兰溪张镇段进行试验。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木兰溪调研试验结果,确定成果可行,已具备开工条件。
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从此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
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之初,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木兰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已起步,但力度尚需加大。”
近20年来,六任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治理内容。
截至目前,木兰溪防洪工程及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近50亿元,5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段总长37.4公里,占下游河段七成以上。木兰溪下游地区已超过10年未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县级以上城区防洪100%达标。
近年来,从水上到陆上,从下游到上游,从干流到支流,木兰溪治理坚持安全生态相结合、控源活水相结合、景观和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征程。
站在莆田市图书馆向西眺望,一片开阔的水面呈现在眼前,成群的白鹭时飞时栖。
“这片水面叫玉湖,原来的老河道打此经过。为减轻‘裁弯取直’影响原有水生态系统,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最大限度保留,形成城市内湖,湖心水域面积超过700亩,不仅有效增加和提升了莆田城区水域面积和蓄洪能力,而且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吴健明说。
如今,不再泛滥的木兰溪下游成了一片新的乐土,一座玉湖新城已然成型,不少过去饱受水患之苦的村民,将陆续乔迁至此。玉湖边,青少年宫、科技馆和图书馆,从西到东一字排开。
在木兰溪上游仙游县城关河堤旁的绿道上,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厢是乐队演奏着当地的莆仙戏,那边是广场舞、太极拳团队的健身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说,作为木兰溪上游,近年来,仙游县大力建设防洪生态景观工程,从单纯防洪提升为防洪、生态和景观综合推进。
展读木兰溪流域图,干流之外,最大支流延寿溪上的东圳水库引人瞩目。这片广阔水域,承担着150万城市人口的供水任务,每年为城区内河及南北洋平原等生态补水6000万立方米。2014年起,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启动。
“东圳水库治理构筑了‘四道防线’。”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第一道“保护防线”,上游强化封山育林;第二道“治理防线”,中游严控面源污染;第三道“修复防线”,环库建设河湖缓冲带;第四道“法规防线”,制定水环境保护条例,明确水质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目前,水库水质从过去的Ⅳ类提高到了Ⅱ类标准。
“我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路子,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角度,统筹推进,还木兰溪‘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这是位于木兰溪流域最大支流延寿溪上的东圳水库(8月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生态优先:一种理念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正是夏收时节,在莆田涵江区三八片的千里沃野上,记者看到,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稻秆,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水稻,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三八片农田地处木兰溪下游,耕地面积3800多亩,木兰溪水经此入海。“昔日旱涝地变成今日丰产田。”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的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蔡秋英如此感慨。
蔡秋英说,木兰溪治理前,由于地势低洼,碰上雨季,上游来水量大,加上海水倒灌,农田年年被淹,种的水稻经常颗粒无收。治理后,附近的白塘湖调蓄水平提高,旱时灌溉,汛时泄洪,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亩产量由以前的700多斤提高到了现在的1100多斤。
木兰溪治理后,425平方公里的下游南北洋平原地区,农业灌溉全年有保障,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目前莆田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旱地变良田,每亩耕地效益从2000元升至7000元。同时,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涌现出一批现代农业企业。
“木兰溪流域上游构筑保护、治理、修复、法规四道防线,下游连通河湖水系,保护生态湿地,建设生态绿心。”林宝金说,木兰溪治理将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一泓清水惠民生”。
林宝金所说的生态绿心,位于莆田市城市发展核心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木兰溪从绿心中间穿流而过,北边五山环绕、四水相依,为荔林水乡风貌,南边则以田园乡村为主,空间开阔。
从高处俯瞰,荔枝林苍翠欲滴。仅“绿心”中的绶溪公园片区就保留着两千亩上万株荔枝树,被人们称为“城市的绿肺”。
“生态绿心建设,汇集了水脉、绿脉和文脉。以木兰溪为轴线,以莆田天然形成的水系和特色人文为基底,均衡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布局,重新雕塑城市生态功能,拉近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把生态效益变成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李建辉说。
莆田市荔城区因荔树满城而得名。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房地产与荔枝树开发争地的问题,有人建议将现有6千亩荔枝林砍掉。
莆田市的决策者认为,荔枝树承载的是城市的传统,是城市的绿源,产业规划要在保护好这6千亩荔枝林的前提下进行,为市民和子孙后代留一片绿荫。
生态优先,既要善于“取”,更要勇于“舍”。莆田市曾面临这样一道选择题:一个投资260亿元林浆纸的外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税收30亿元。但项目投产后每天约需40万吨淡水、排放污水约35万吨,考虑到环境承载力,莆田市毅然放弃了这个“诱人”的项目。
为保护生态,莆田市主动“调向”,明确绿色发展导向,推动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鞋业、食品加工、工艺美术、化工新材料、建筑6个千亿元产业和高端装备、医疗健康、海洋、能源4个500亿元产业,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华峰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位于莆田涵江区的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年产能150万吨,位居亚洲第一。在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的能源控制中心里,几名监控人员正在通过电脑实时监控全厂区的能源消耗情况,用水、用电情况一目了然。
“绝不浪费一滴水,努力不让一滴污水排入木兰溪。”公司技术经理刘志泉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全方位降低水耗,把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低品质水进行回收,循环使用,每天可回收利用约1850吨水。
“树立新发展理念,谋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蓝绿’比重。‘十三五’期间,莆田将继续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生态提升工程,逐步构建防洪安全、排涝通畅、防潮蓄淡、水系连通、河网生态、环境优美的系统工程,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造福人民。”林宝金说。
历经千年的木兰陂,如今已经建成为风光优美的亲水公园,治水先贤们的雕像静静伫立在木兰溪畔,见证着他们曾经为之付出生命的河流,如今已经换了“脾气”和模样,成为造福一个流域和城市的幸福之水。(记者刘亢、刘诗平、涂洪长、董建国、陈弘毅)
新华社福建莆田9月20日电题:“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新华社记者
绿荫如盖的荔枝林倒映在宽阔的水面,成群的白鹭在茂密的水草丛中悠闲觅食……夏日的木兰溪畔,一派荔林水乡的生态意境。
木兰溪,福建省内六大重要河流之一。从曾经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澜清波,这条一百余公里长的河流,见证了一座城市、一个流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沧桑巨变。
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当地干部群众接续奋斗,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到“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木兰溪治理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
这是莆田的千载古堰——木兰陂(8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为民治水:百万群众挥别千年水患
倒塌房屋近6万间,被淹农田45万亩,近3万名群众寄居他乡,2万名学生被迫停课……1999年10月,第14号超强台风引发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把木兰溪变成了“灾难之河”。
回忆起当年的受灾情景,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下黄村村民韩立新仍然历历在目:“村里受海水和洪水双重夹击,齐腰深的洪水一天一夜才退去。村里土木结构的房屋哗啦啦倒塌了大半,像放鞭炮的声音一样。”
灾情牵动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同志的心,他第一时间来到莆田,走村入户慰问受灾群众。面对灾情,对木兰溪水患成因有着深入了解的习近平同志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1999年12月27日,习近平同志将当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设的义务劳动现场安排在木兰溪,并与当地干部群众、驻军官兵6000多人一道参加了义务劳动。习近平同志在现场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支持木兰溪改造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由此拉开序幕。随着一锹锹挥土和一根根落桩,莆田人根治水患的千年企望一步步走向现实。
回忆起那一天的场景,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张镇村村民何光亮仍然激动不已:“听说省里要根治木兰溪水患,发动大家劳动,全村一下子沸腾起来了,像过节一样,尽管是冬天,但大家心里热乎乎的,都是一路小跑着赶到现场干活的。”
木兰溪,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的河流,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天然落差784米,干流总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是莆田的“母亲河”。
木兰溪流域雨量充沛,水位季节变化大,流程短。由于河道弯曲、断面狭窄等独特自然因素,只要上游的仙游东西乡片区一下大雨,下游的兴化平原南北洋片区就水流漫滩,引发洪涝灾害,故有“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的民谣长期流传。
木兰溪水患由来已久,历史上莆田人民的“抗天歌”,不乏悲壮慷慨的篇章。
在木兰溪距入海口26公里处,有一座200多米长、形如钢琴的拦河坝,名为“木兰陂”。就在不远处,伫立着为木兰溪治理付出过心血乃至生命的历史人物雕像。
往事越千年。公元1064年,福州长乐女子钱四娘倾其家资围堰筑陂,但因陂址选择不当,刚筑成即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愤而投水自尽。受钱四娘的治水精神感召,木兰溪上的治水者前赴后继,历经艰难困苦,终于在1083年建成了木兰陂,为雨季奔腾汹涌的溪水扎上了“腰带”。
“水利无遗,海波不兴,人受其益,将及千年。”历经后世修整,木兰陂至今仍发挥着引水、蓄水、灌溉、防洪、挡潮、水运等综合功能,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拒咸蓄淡的典型代表工程。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灌溉工程之一,木兰陂被誉为福建的“都江堰”。
木兰陂展现了古人治水的决心和智慧,却没能让莆田人民就此告别洪水的袭扰。据1952年至1990年近40年的资料统计,木兰溪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大洪水,每4年发生一次中洪水,小灾几乎年年有。
洪水的阴影,深刻影响着兴化平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位于木兰溪下游低洼地带的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肖厝社区,不少老房子的墙上都留下了洪水浸泡过的痕迹。在社区党支部书记谢金坤家里,记者看到一个高1米多、直径1.5米的木桶。
“这是腌咸菜的木桶,也是洪水泛滥时逃生的工具。”谢金坤说,当洪水来临时,老人、小孩躲进木桶,由青壮年推着转移到安全地带。
“过去因为连年水患,大家不敢种植收成好、但生长期长的水稻品种,只能种植生产期仅2个月的早稻,便于抢在雨季前收割。”谢金坤说,虽然守着肥沃的平原,但老百姓却一直过着苦日子。
1999年第14号超强台风发生后的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走访了受灾严重的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蒲坂村,面对众多一时失去居所的倒房户,习近平同志允诺:“等你们在春节前能建好一层新居的时候,我再来看望。”
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如约再次来到蒲坂村检查安置房建设情况,看到重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底层都建好了,有的正在盖第二层、第三层,他叮嘱当地干部,抓紧时间将房子盖好,让灾民们早日乔迁新居,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进度,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影响质量。他还亲手在蒲坂小学种下了一棵榕树。
弹指间18年过去,这棵榕树现如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成为村民夏日纳凉的好去处。而由习近平同志亲手推动的木兰溪治理工程,历经巩固、提升和发展,也让兴化大地焕然一新、换了人间。
莆田市副市长吴健明说:“2016年,一场和1999年一样规模的超强台风暴雨袭来,拥有坚固堤防的木兰溪并没有再次泛滥。”
经过长期综合治理,莆田从“福建省内唯一一个洪水不设防的设区市”,跃升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木兰溪全面实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水清、岸绿、景美、宜居,是木兰溪展现给世人的新面貌。2017年,木兰溪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
这是利用木兰溪流域旧河道开挖成的人工湖——玉湖。当地在此结合周边公共绿地,建设公共建筑,实现了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8月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久久为功:一项工程开启全流域系统治理
木兰溪防洪工程的开工建设,是几代人想干而没能干成的事业。
“治理木兰溪一直是莆田人民的夙愿。自1957年水利部开始规划整体治理木兰溪,前后40多年里,进行过五次规划,两次可行性研究,二度上马,都没有取得进展。直到1999年12月,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设拉开序幕。”吴健明说。
木兰溪治理之难,难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客观环境。
经历过木兰溪防洪工程波折的莆田市水利局副局长陈东风说,最为突出的是两个技术难题:一是木兰溪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行洪不畅,裁弯取直,抗冲刷难度巨大;二是木兰溪处于沿海淤泥地质,在此基质上筑堤,无异于在“豆腐上筑堤”。
水患治理,科学为先。为此,习近平同志先后四次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多次听取并实地检查治理方案和技术准备,强调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
“这种大型防洪工程,只有在前期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实施。”1999年时任福建省水利水电厅厅长的汤金华对记者说,“为了破解‘豆腐上筑堤’和软土抗冲刷的世界级难题,习近平同志特地请来了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终于找到了‘软体排’技术,并通过了水利部的技术鉴定。”
为了让“裁弯取直”对自然原生态影响减到最小,在习近平同志关心下,由国内水利权威专家为木兰溪治理设计了全国首个物理模型,在木兰溪张镇段进行试验。1999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来到木兰溪调研试验结果,确定成果可行,已具备开工条件。
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从此结束了莆田市主城区不设防的历史。
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之初,习近平同志指出:“治理木兰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已起步,但力度尚需加大。”
近20年来,六任莆田市委和市政府班子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深化拓展木兰溪治理内容。
截至目前,木兰溪防洪工程及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近50亿元,5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段总长37.4公里,占下游河段七成以上。木兰溪下游地区已超过10年未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县级以上城区防洪100%达标。
近年来,从水上到陆上,从下游到上游,从干流到支流,木兰溪治理坚持安全生态相结合、控源活水相结合、景观和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征程。
站在莆田市图书馆向西眺望,一片开阔的水面呈现在眼前,成群的白鹭时飞时栖。
“这片水面叫玉湖,原来的老河道打此经过。为减轻‘裁弯取直’影响原有水生态系统,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最大限度保留,形成城市内湖,湖心水域面积超过700亩,不仅有效增加和提升了莆田城区水域面积和蓄洪能力,而且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吴健明说。
如今,不再泛滥的木兰溪下游成了一片新的乐土,一座玉湖新城已然成型,不少过去饱受水患之苦的村民,将陆续乔迁至此。玉湖边,青少年宫、科技馆和图书馆,从西到东一字排开。
在木兰溪上游仙游县城关河堤旁的绿道上,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厢是乐队演奏着当地的莆仙戏,那边是广场舞、太极拳团队的健身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
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说,作为木兰溪上游,近年来,仙游县大力建设防洪生态景观工程,从单纯防洪提升为防洪、生态和景观综合推进。
展读木兰溪流域图,干流之外,最大支流延寿溪上的东圳水库引人瞩目。这片广阔水域,承担着150万城市人口的供水任务,每年为城区内河及南北洋平原等生态补水6000万立方米。2014年起,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启动。
“东圳水库治理构筑了‘四道防线’。”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第一道“保护防线”,上游强化封山育林;第二道“治理防线”,中游严控面源污染;第三道“修复防线”,环库建设河湖缓冲带;第四道“法规防线”,制定水环境保护条例,明确水质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目前,水库水质从过去的Ⅳ类提高到了Ⅱ类标准。
“我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路子,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角度,统筹推进,还木兰溪‘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这是位于木兰溪流域最大支流延寿溪上的东圳水库(8月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生态优先:一种理念引领城市转型发展
正是夏收时节,在莆田涵江区三八片的千里沃野上,记者看到,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稻秆,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水稻,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三八片农田地处木兰溪下游,耕地面积3800多亩,木兰溪水经此入海。“昔日旱涝地变成今日丰产田。”从事农业工作30多年的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局高级农艺师蔡秋英如此感慨。
蔡秋英说,木兰溪治理前,由于地势低洼,碰上雨季,上游来水量大,加上海水倒灌,农田年年被淹,种的水稻经常颗粒无收。治理后,附近的白塘湖调蓄水平提高,旱时灌溉,汛时泄洪,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亩产量由以前的700多斤提高到了现在的1100多斤。
木兰溪治理后,425平方公里的下游南北洋平原地区,农业灌溉全年有保障,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目前莆田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旱地变良田,每亩耕地效益从2000元升至7000元。同时,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涌现出一批现代农业企业。
“木兰溪流域上游构筑保护、治理、修复、法规四道防线,下游连通河湖水系,保护生态湿地,建设生态绿心。”林宝金说,木兰溪治理将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一泓清水惠民生”。
林宝金所说的生态绿心,位于莆田市城市发展核心区,总面积65平方公里。木兰溪从绿心中间穿流而过,北边五山环绕、四水相依,为荔林水乡风貌,南边则以田园乡村为主,空间开阔。
从高处俯瞰,荔枝林苍翠欲滴。仅“绿心”中的绶溪公园片区就保留着两千亩上万株荔枝树,被人们称为“城市的绿肺”。
“生态绿心建设,汇集了水脉、绿脉和文脉。以木兰溪为轴线,以莆田天然形成的水系和特色人文为基底,均衡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布局,重新雕塑城市生态功能,拉近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把生态效益变成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李建辉说。
莆田市荔城区因荔树满城而得名。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房地产与荔枝树开发争地的问题,有人建议将现有6千亩荔枝林砍掉。
莆田市的决策者认为,荔枝树承载的是城市的传统,是城市的绿源,产业规划要在保护好这6千亩荔枝林的前提下进行,为市民和子孙后代留一片绿荫。
生态优先,既要善于“取”,更要勇于“舍”。莆田市曾面临这样一道选择题:一个投资260亿元林浆纸的外资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税收30亿元。但项目投产后每天约需40万吨淡水、排放污水约35万吨,考虑到环境承载力,莆田市毅然放弃了这个“诱人”的项目。
为保护生态,莆田市主动“调向”,明确绿色发展导向,推动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鞋业、食品加工、工艺美术、化工新材料、建筑6个千亿元产业和高端装备、医疗健康、海洋、能源4个500亿元产业,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华峰新材料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位于莆田涵江区的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年产能150万吨,位居亚洲第一。在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的能源控制中心里,几名监控人员正在通过电脑实时监控全厂区的能源消耗情况,用水、用电情况一目了然。
“绝不浪费一滴水,努力不让一滴污水排入木兰溪。”公司技术经理刘志泉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全方位降低水耗,把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低品质水进行回收,循环使用,每天可回收利用约1850吨水。
“树立新发展理念,谋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蓝绿’比重。‘十三五’期间,莆田将继续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生态提升工程,逐步构建防洪安全、排涝通畅、防潮蓄淡、水系连通、河网生态、环境优美的系统工程,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造福人民。”林宝金说。
历经千年的木兰陂,如今已经建成为风光优美的亲水公园,治水先贤们的雕像静静伫立在木兰溪畔,见证着他们曾经为之付出生命的河流,如今已经换了“脾气”和模样,成为造福一个流域和城市的幸福之水。(记者刘亢、刘诗平、涂洪长、董建国、陈弘毅)
责任编辑: 侯强
建议您加vx:1064879863 她会给你推荐可靠有实力的莆田鞋本地厂家vx。
我们收集了几十个莆田本地鞋厂,鞋子质量我们给你已经把关过,价格也给你对比过,这批工厂是目前最优质的厂家货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优质厂家货源吧!
!
商家们现面向全国招收代理,您可以在微信 微博 抖音 淘宝等平台销售我们的鞋子,我们的鞋子质量是非常好的,因为我们深知只有质量强硬才赢得顾客青睐,才有回头客,废话少说 直接看我工厂实拍图和分解说明吧 我们注重每一双鞋子的原材料,包括用的线条都是高质量的。(价格还保证是工厂一手价格,因为这些厂家是专门招实力代理的,只靠代理销货 所以价格肯定会是最低)
工厂主要面向实体批发和微商代理一件代发,免费加入轻松微商相册传图销售,无论您是做代理还是自己买来穿都是超值超好的货源。
责任编辑: